克尔瑞发布2017房企数据:三巨头销量破5000亿大关

1月3日,克尔瑞发布《2017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根据榜单内容,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大龙头均突破5000亿大关,强者恒强;17家房企业绩突破千亿,2020年有望超30家;top100房企占比历史性突破50%,份额加速集中;明年top4销售额有望挑战3万亿,top10房企占比有望达到35%。
据克尔瑞分析,2017年,随着品牌房企业绩规模的增长,top200房企各梯队集中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top10房企集中度达24.1%,top30房企集中度近40%,top50房企集中度提升幅度较大,提升近10.6个百分点至45.9%。而top100房企集中度达55.5%。
从集中度变化的情况来看,2017年同比变化比2016年同比增幅明显,其中top100集中度增幅达10.7个百分点,变化最大;而2016年仅增长4.8个百分点。这表明,行业份额集中性更强,更向大型品牌房企靠拢。
平安证券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根据克尔瑞的数据,平安证券做出以下分析:
业绩完成率高、前三甲突破5000亿。受益三四线市场行情,2017年主流房企业绩表现靓丽,碧桂园、万科、恒大销售额破5000亿元,规模房企凭借前瞻性布局、品牌、产品及资源等优势加速前进,千亿军团已扩容至16家。22家主流房企合计实现销售额4.1万亿,完成全年目标的111%,销售额平均同比增长40%以上。
强者恒强、大中型房企表现靓丽。2017年行业十强市占率24.1%,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各梯队的集中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toploo房企集中度升幅最大,同比上升约10.7个百分点,前200强市场份额已达62.3%。
2018年,楼市步入调整期,龙头房企在品牌、融资、管控、拿地方面优势将更加明显,2018年市场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从各个梯队来看,中型房企通过城市深耕、行业并购等形式,销售规模实现大幅突破,泰禾、融创、中梁、蓝光等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速均在100%以上。从12月单月数据来看,融创、绿地、万科销售金额分别为642、578、5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31.4%和140.3%。
收购兼并、合作拿地仍是房企规模快速提升重要推手。在自身强大的销售能力和产品能力的基础上,并购及品牌输出、小股操盘成为大中型房企快速提升规模的强大助推器,2017年招保万金销售额权益占比均只有70%左右。凭借品牌优势和管理输出,除快速提升规模外,大中型房企以较小的权益投资获取更高的权益回报,利于维持较高的roe水平,万科、保利等房企roe均保持在15%以上,受制于拿地门槛上升等因素,预计合作拿地、小股操盘等模式仍将延续。
不过,观点指数研究院给出的数据与克尔瑞略有差异:
拿地方面,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十强房企的拿地货值超过6.2万亿元,上述数据并未经过企业的确认,但被业界认为颇能反映现实。克而瑞称,销售十强房企的销售额在百强中的占比达到44%,而对应企业的新增货值占比却达到了48%。
具体来看,并购迅猛的融创中国2017年新增土地货值高达14358.5亿元,高居榜首。刚刚突破5000亿元规模的碧桂园,全年获取了11963.3亿元的新增土地货值。此外,恒大的新增土地货值为8785.1亿元,万科为6379.7亿元。老牌房企中,保利新增土地货值5319.1亿元,中海新增3553亿元,均表现出发力的态势。富力、龙湖也跻身新增土地货值的前十位,分别为3100亿元和2814.9亿元。
另有两家黑马房企杀进了前十,分别是新增2811.6亿元货值的新城控股,以及新增3199.4亿元货值的福晟集团,福晟集团仅通过并购方式即取得超过2651亿元的货值。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型房企的急于上位不同,老牌房企中也有走下坡路的,比如绿地集团和金地集团。按照克而瑞的统计,绿地控股2017年新增土地货值为1973.3亿元,排名第15位,这个过去曾是行业老大的房企似乎短时间内难以再上位至龙头位置。此外,金地集团2017年新增土地货值1559.7亿元,排名第22位。昔日“招保万金”的四强身份似乎已经远远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