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于 1969 年在美国诞生,诞生初期主要应用于学术研究和军事领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至今已延伸、覆盖到了全球五大洲的 2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互联网信息传输凭借其独有的速度高、成本低、范围广的优势,已渗透到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对全球信息化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球移动互联网使用量持续增长,占整体互联网的25%(截止到2014年5月),去年这一数据仅为14%,一年之内使用比例翻倍,亚洲移动网民的渗透率也从去年的23%增长至37%,增长速度极快。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中国移动网民的普及率(网民占中国人口比例)达39.1%,即近4成中国人在使用手机上网。同时,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12月的81.0%提升至2014年6月的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探索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内容活跃网络普及阶段和当今的网络繁荣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技术的进步, 各种不同形式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互联网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宽。互联网的应用由早期的信息浏览、电子邮件发展到网络娱乐、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商务交易、政务服务等多元化应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于 2016 年 1 月发布的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 6.88 亿,全年新增互联网用户 3,951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0.3%,较 2014年末提升 2.4 个百分点。截至 2015 年 12 月,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 6.2亿人, 较 2014 年末增加 6,303 万人。互联网用户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4年的 85.8%提升至 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