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的一生与企业经营历程一样,在千锤百炼中折腾、领悟、前行。的确有时候做人的道理与做企业的道理相差无几。一些适用人的现象、规律、定律也适用企业,一些值得企业发挥与应用的规律、现象、定律也适用人。尽管规律、定律很多,但下面就说说15个最常见的涉及个人及企业经营管理两者通用型、关联型的而且自觉不自觉地在体现、运用、践行的规律(定律)。
点滴小现象,彰显大哲理
角色位置定律
古往今来,无论是款待客人还是召开会议,都特别讲究座位安排,即什么人做什么位置,而安排这个人做什么位置,基本取决于此人的角色(身份、地位、影响力、重要性等)!这种现象不仅全世界通行,而且始终贯穿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所谓的角色决定位置,也是角色与位置的维度之一;
还有大家已经熟的不能再熟的马云,在没做阿里巴巴之前,先是做了老师,后来下海开了5家公司,基本没怎么成气候,直到整了淘宝,从此开启了人生新篇章。马云这个案例其实又说明了角色与位置的维度之二即:人的一生包括企业是不断找定角色,找位置的过程。一个人只有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喜好、兴趣、资源的事情并能把握、利用趋势,方能成功。尽管马云的成功在中国企业界,大部分人无法企及,但成功不分大小、成功也不完全取决金钱多少,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点是你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做了适合自己爱干的事并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影响。
个人如此,企业经营亦是如此。因此,我们在经营自己人生及企业过程中,首先是角色定位,而这个角色定位,有的人可能刚开始就很准,而大部分人则需要折腾一翻才能找到、找准自己的角色,角色定位是个相对动态化的修正、进化的过程(比如,你今天是打工者,明天可能就是老板了,比如职员与经理因为位置不同,所以角色不同);其次,角色决定位置,同样是老板,只因企业影响力不同(比如销售额、品牌力等),其对应的社会位置就差异很大;再次,位置影响角色,比如你从一个业务人员被提升到了业务部门经理,你位置变了,也就决定你的角色要转换,这道理就如同人们常说的“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样。
角色决定位置,位置影响角色
空屋破窗效应
春节期间,很多在外返乡过年的小伙伴不难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因为外出务工而无人照看或居住的房子,如果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一载的就会蜘蛛网横飞,尘土厚积;如果时间超过2年以上,以前好好的玻璃窗也开始出现了裂缝、破口甚至已经稀碎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窗框了。甚至房间里地面所贴地砖,也已经松动,起翘!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些人捣蛋搞的结果,其实这种现象,除了有部分人为的行为外,大部分是在没人居住下自然风化的结果。另外,在我们走亲访友过程,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主人讲究的,屋子收拾的很规整、干净;主人不太讲究的,屋子则显得的凌乱,就像很长时间没住过人一般。这其实就是“空屋及破窗”效应。
从“空屋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再好的房子,你得住人,即使有人住你也得勤于收拾,否则,房子要么会破旧、破损,要么会邋遢、杂乱。其实,做人、做企业何尝不是如此!
在我们平时与陌生人接触中,往往收拾的干净利落的人会赢得第一印象好感。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比如团队某个成员负能量多,如果公司或者团队领导不及时采取措施,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团队其它成员。如果我们自己不收拾好自己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把企业收拾利索,同样,这些不好的习惯、行为、甚至思维会在我们每个人、企业中生根并蔓延。
一旦对这些不利于个人及企业成长、发展的行为与做法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这也就是古人为什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基本上,空屋破窗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从小事、点滴抓起,只有小事、点滴都不出乱子,才能做大事。比如平时最直观、简单的“小事”就是环境卫生,要把一个地方搞干净1天、2天不难,但要一个地方持续365天都保持干净,却不是那么简单。
所以无论还是个人,还是经营企业,一定要防止出现“空屋及破窗”或者有人居住却无人打扫的情况和行为出现,思想不能滑坡,行为不能降格!
不能让个人及企业陷入破窗境地
羊群效应
如果养过羊或者看过群羊吃草过程的人,都能轻易地发现羊群存在一个很有趣的行为特征:羊群很少像其它动物一样在群体出动时,要么纵排成列,要么横排成行,基本上平时在也都是盲目地左冲右撞、杂乱无序,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这就是“羊群效应”(当然这也是组织为什么一直强调的“领头羊”作用的根本原因)。
“羊群效应”一般用来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甚至盲从心理。只因从众则很容易导致盲从,却因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比如前一段时间出现的某些打着互联网分享经济旗号,实则以直销模式干着圈钱勾当的“新型购物电商、新型融资平台”就很好的利用了“羊群效应”和“领头羊”作用。
因此,个人及企业要正确利用和发挥好“羊群效应”,利用好了,则事半功倍。在利用和发挥“羊群效应”时,个人及企业如何做?
对于个人而言:要善于当领头羊(不管是职场还是个人创业),这样你会形成个人影响力;如果当不了头羊,而被人当成羊群的一员,则要擦亮双眼看清本质、分辨是非后果断行动(无论是拒绝还是参与)。
对于企业与组织而言:一方面,在市场经营中,要重视“羊群效应”的威力与效应,并用该效应来打造企业的一些优势;另一方面,在内部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和使用领头羊式的员工,给予责任、权限、权利,并运用“羊群效应”来促进团队整体作战能力及执行力的提升,达到不断实现一个个目标(从小目标开始,从1开始,逐步实现、累积求总)。
路径原理
日常生活中,不管交通如何发达,走路也在所难免,只是每个人每天走了多少的问题;尽管我们每天都都走过路,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你双脚不管先迈那只脚,都会影响另外一只脚的动作,不信你可以试试!这是迈步,当你要去一个目的地后,你就面临选择走那条路,而你所选择的路,将决定你是否能到达目的地,即使能到达目的地又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耗费多少体力等问题,这就是常说的路径问题。当然路径中肯定包含了迈步,这种现象及规律其实就是经济与行为学中的路径原理。
于个人而言,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在路径原理下生存着,比如我们高中成绩影响我们上什么大学,上了什么样大学后影响到我们就业,就业的第一工作对今后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对我们平常所说的“选择大于努力”最好的诠释;如果当我们遇到个人发展问题后,要时不时回头开,你所选择的路径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的一些特征、特点,有没有把自己优势发挥出来?
路径原理同样适用企业,比如一些创业之初或者初次创业,先是选择做什么,等选择了做什么后,等于就是与不做什么进行了切割。你所选择的这块,又会因市场整体需求、消费特征、竞争状态等因素来影响企业的经营策略、运营模式、渠道模式等。
尽管人人都在都被路径原理所牵制,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路径原理带给我们及企业的深刻影响。路径原因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告诉我们,你做什么,开始切入的这个点(无论是战略方向、还是战术打法)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尤其是个人或者企业在再定位时更加要引起特别重视:因为我们再定位,除了因为以前定位带个人和企业迈上新台阶需要重新来适合匹配外,更多的是在耗费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的路径(其实也是找角色、找位置)不适合自己和不适合企业后更要结合自己及企业的特征、特点来,所留机会不多、所剩时间不多的情况下,一定要准、快、狠!
第一步影响第二步
相对优势定律
手指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身体器官之一,也知道,我们手指有长有短;假设设定一个这样的场景(其实这样的场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体验过了)比如用我们的手指直接去勾一件我们需要拿到的东西,在不借助外物和保持适当距离的情况下,而且只能伸长手臂后用手指尖才能触碰到时,你是会选择是用短的大拇指,还是会选用最长的中拇指呢?相信大家一定是本能加智慧地做出最好的动作选择。
手指的长与短,尽管长的有限,短的不差太多,但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简单明了的原理“相对优势”或者“比较优势”。在我们上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学校与老师要求我们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并举、理数平衡,不能偏科厉害!但在参加工作参与到职场竞争或者创业开办公司(工厂)之处,你就会发现:与基础教育的要求方式完全不同,你首要做的不是平衡发展,而是必须马上先把自己最优、最擅长的一面发挥或者体现出来。只有先把优势体现出来后,在发展了或者发展过程中,再去慢慢弥补短板。
这个简单的比较优势,往往被不少人给忽视了。因此,无论是个人就业还是创业甚至企业经营,但凡只要参与竞争,前提是先把自己优势发挥出来。发挥优势,前提是个人及企业要仔细分析好自己相对优势到底在哪里?在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后,再把此优势,放大、放大、再放大!如此,方能成功更快。就好比品牌营销,为了让品牌有影响力,你必须先给品牌来个独特的品牌符号和品牌话语,然后不断地围绕其扩散、扩散、扩散!
马蝇效应
一到夏天,只要到稍微偏僻一点的草丛和乱杂的屋子,被蚊子叮咬在所难免,尤其遇到一些毒性很大的蚊子,被其叮咬时伴随着丝疼意还外带着瘙痒,此刻,我们自然本能的反应一定是会用手去抓;马也是这样,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被马蝇叮咬,因不适应和疼痛下会不停的甩尾巴或飞快奔跑,试图把马蝇驱赶走或抖落掉,此时的马显得异常精神、力量突发,这就是著名的“马蝇效应”。
马蝇效应对我们个人和企业有什么启示呢?
给个人的启示:一个人的最大的精神动力来自两点即兴奋点与痛点,不知大伙,对此有无深刻体会?比如,如果我们特别认真、精神十足地干某件事,一定是基于兴趣、成就、钱这三个东西的一个或者全部,而这恰恰就是导致你兴奋点产生的核心原因。与兴奋点相反的是痛点:比如我们经历很多挫折,被人冷眼嘲笑,甚至被人说到了心坎上的去了,在人都有逆反和不服的心理下,证明及对成功的渴望会给你力量,你会暗自下决心去改变和行动。所以我们个人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一定要给自己找到兴奋点,如果兴奋点都不足以刺激你了,再找一些痛点。
给企业管理的启示: 企业在团队管理中要善用、会用“马蝇效应”的刺激点来管理激励团队员工。这个刺激点和激励可以是正激励(比如涉及员工兴奋点产生的源来设计与安排),也可以适当的“反刺激”(反激励),直击团队及成员痛点,来挑起员工的反弹。一定要记住,正激励为主,反激励为辅,不能本末倒置,而且反激励要控制时机、场所、具体人物来设计与安排!因此,企业在经营中尤其是团队经营中一定要给团队提供并找到一些兴奋点,时不时的整点痛点,让团队保持好的状态,保持较强的战斗力。
马太效应
话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 ,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著,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善于交朋友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不愿意交朋友或缺少朋友的人会很少甚至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当前是赢家通吃的竞争激烈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类似打车平台、共享单车等这些互联网科技平台其实都是在利用“马太效应”进行市场竞争,马太效应背后是市场垄断。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在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