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椒江区召开的海门卫城城墙修复工程方案评审会了解到,以衙门巷为主轴的海门卫城区块将被修复,涉及范围约57公顷,工程长约1350米。
据了解,以衙门巷为主轴的海门卫城区块是椒江区目前保留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从南宋开始,椒江老城区一带就叫海门,入明以后,由于“倭寇为患”,海门建城设卫,逐渐成为军事要冲。明清时于海门设台州镇,后改设海门镇。清光绪年间,海门码头商贾云集,盛极一时,有“小上海”之誉。海门卫城是台州海防文化的缩影、精华和起源,明清江浙地区重要的市井商业中心之一,也是江浙地区最为繁荣的海上贸易码头,是台州文脉之所在。
根据方案,海门卫城城墙将通过旧址复原、林荫道及景观绿化相结合的方式修复提升海门城墙原址,本次方案设计范围为现存海门卫城地段,即北至中山东路,南至青年路,西至育才路,东至江滨路区域,涉及范围约57公顷,工程长约1350米。
目前,海门卫城保护方案经多轮讨论汇报,在听取区领导及各相关单位意见后进行深入研究和完善,方案目前已顺利通过评审。
海门卫城承载了椒江的城市记忆,海门卫城建设将成为椒江老城区“一江两岸四片区”建设的突破口。在不久的将来,椒江将形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城市品牌。
这不是简单的城墙而是古代的遗迹。
这也是古代文化,要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