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什么不是8千或者一万?这些问题很现实!

导: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什么不是8千或者一万?这些问题很现实!
今天下午,万众瞩目的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的最终规定正式尘埃落定,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经历了七次修改,并于上个月面向社会群众征集意见与建议,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大力配合下,最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出台了此次正式的个人所得税法。
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每月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此前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3500元,调高了1500元。这意味着我们的每月的到手收入将迎来一波浪潮。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的个人综合所得,以及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去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即为应纳税所得额。这个专业的说法大家肯定看得比较晕,不过这都不重要,大家只需要知道,个人所得税将由3500元的起征点改为5000元的起征点。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行,但是2018年10月1日起最新的起征点和税率将开始实行。
国家此举是真的在向中低阶层靠近,现在的绝大部分工薪阶层月收入都在5~6千左右,而现在的社会人群最多的也是工薪阶层,可以想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上调,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虽然以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的时候每个人缴纳的税额也不多有很多,但是换算一下我国的人口,这笔税收还是很恐怖的了。换个意思来理解,国家这是在出钱补贴工薪阶层的生活,我看网上很多人都在热议,说起征点应该调到8000,10000才好。但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是来源于税收,而公民缴税是义务先不说,国家每年要向军事,教育,基础建设,医疗保障,边防建设等等支出一大笔开销。
其中军事强了,我们才有资格安居乐业,不被其他国家说打就打,就像近代的清朝,那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教育强了,我们下一辈才会挑得起大梁,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有股子力气就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了,现在用的是各种高科技,高技术,这些与教育密不可分;基础建设好了,我们才会有精神上的满足,基础建设包括了交通,通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享受的东西,想想如果基础建设不好,没有4g网络,刷个朋友圈半天转不出来,就这一点就足以逼疯很多人了。去过新疆,西藏等边境的人都知道,基础建设没有做好,是如何的让人抓狂;
医疗保障就更不用说了,前段时间很火的电源《我不是药神》里面治疗白血病的药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款药没有被纳进医保时,卖的是天价,足以把一个家庭吃得家徒四壁,而病人也只能是用药维持,苟延残喘,无法根治,当家里钱都被吃完后,病人只有眼睁睁的等死。当这款药被纳进医保后,相当于是国家在出钱帮我们买药,医药公司的售价没变,但是到我们手里的时候价格便宜了,可以计算一下,国家每年在这些方面的支出是什么样的数字!
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些都是用的我们的钱,表面上听起来是报销了,但实际还是自己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这个说法也是不太贴切,若是国家不征税,国家就没有钱来做这些建设工程,我们每月不用交税了,到手的钱多了,但是公路谁来修?有钱人吗?有钱人怕也修不起几条路吧。学校谁来立?公务员的工资谁来发?军事谁来研发?所以,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循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对我们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若是提得太高,国家财政收入降低,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