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所城人物传.傅怀祖》文:孙伟良


清代晚期,绍兴三江所城有位师爷傅怀祖,名气蛮大,曾为河南巡抚英桂作幕,专门写奏折,就是给皇帝看的那种文章,其实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秘书长,只是那时候没有列入公务员编制。他爱好写作,专门有一本书,叫《灌园未定稿》,因为他的书房取名“灌园”,人又谦虚,认为文章还不到火候,所以叫《灌园未定稿》,但不管怎么样,他的文章,李慈铭、蔡元培看了都很佩服。傅师爷是七十多岁回家安度晚年的,并且编了一册简单的家谱,叫《三江傅氏族谱略》,目前,只有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一册。三江所城的西边,就是驼峰山,傅师爷年轻时候常来玩,因为山上风景不错。他晚年根据记忆,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忆游驼峰山记》。这篇游记文笔很好,陈桥驿先生《绍兴地方文献考录》一书中,就专门有介绍。傅师爷游记中,讲到他到过真如庵、睡狮庵、国清庵、第六天、锦屏庵、大梵窠、小梵窠、地藏庵及兰若庵。一百多年过去了,许多庵荒芜变杂地,有的庵重新建筑过,看不到原来的面貌,只有真如庵、国清庵,还是有古貌可觅,第七张图,是真如庵的。第八张图,是国清庵的。最后一张,是睡狮庵的,屋基已经种植桃树,原来靠山的石墙还在,当然,地藏庵的旧址上,也有同样的石墙。马鞍一带的老百姓,常讲,旧时马鞍山、驼峰山有七十二庵,傅师爷的文章中,说睡狮庵规模最大,号称“山中一都会”,根据民国《绍兴县佛教寺院庵堂一览表》记录,睡狮庵初建于乾隆年间,曾有屋三十间。现年九十多岁的魏卓先生说,他年轻时候去过,庵的确很大,背后是悬崖峭壁,气势雄伟。可惜,六十年代破四旧,就没了。睡狮庵西边是锦屏庵,建于嘉庆年间,规模也不小,除屋三十多间,主要建筑有五百罗汉殿、四面观音楼。1913年,来新夏先生的祖父来裕恂由浙江省教育厅调任绍兴县教育科长,并于1927年任绍兴市市长,他到过马鞍山、驼峰山,写有不少诗作,其中一首《锦屏纳凉》云:“锦屏庵古有高楼,碧海青山到眼收。松竹葱笼堪避暑,溪烟缥缈好迎秋。泉流石罅连风洞,社结蓬莱话茗鸥。扑去红尘三斗净,清凉世界足遨游。”可惜啊!庵也在破四旧时拆除。徘徊驼峰山良久,我感慨万千!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

孙伟良:齐贤人

伟良兄,这篇\"忆游驼峰山记\"文章哪里可以找到?谢谢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