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五大设计CRTKL:未来购物中心四大发展趋势

被誉为全球第五大建筑设计公司的crtkl近日在其上海办公室举办了以“零售业的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vp公开课,分享了在商业建筑设计领域的经典案例和对未来零售业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未来购物中心有四大发展趋势:品牌+故事,体验性,混合跨界及零售变革。公司系于2016年6月24日由callison和rtkl强强联合,打造全球顶尖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机构。
此次活动基于crtkl近期发布的 “未来购物中心”行业研究报告,并结合了中国商业设计行业的特性以及部分中国项目案例。公司拥有近三十年的中国商业设计经验,深知只有政府部门、开发商以及设计方三方共同发力,才能确保项目的成功。crtkl高级副总裁及亚太区商业事业部负责人袁孝楠先生,副总裁魏文梅女士和来宾们分享。
主讲人
未来购物中心四大发展趋势分别为:第一、品牌+故事。一个好的商业项目一定是有一个清晰的品牌定位。crtkl设计的上海大悦城二期项目,业主中粮集团从品牌定位出发,志在打造一个“魔都爱情地标”。有了清晰的品牌定位,如何打造环境,营造氛围就是设计们需要所解决的问题。crtkl作为项目的建筑设计方积极联合其他设计顾问,如室内设计顾问及娱乐设计顾问,通过巧妙别致的设计成功的打造了这一深受年轻人喜欢的休闲,娱乐及购物胜地,尤其被命名为“天空指环”的屋顶摩天轮早已成为项目的一个标志,见证着无数城市中的浪漫故事。
第二、体验性。从早期为人们提供一个目的性购物的场所,经过多年演变,购物中心已承载为一个社交枢纽。人们来到这里已不只是点到点的购物,而是希望能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收获更多的意外。而这个体验涉及多方面,如与高科技互动的体验,了解当地文化特色的体验,拥有不同美食选择的体验等。而如何提供这些体验,就要求设计师们更具有创造力,从商业动线,业态,室内设计,品牌及标识等多方因素统一考虑。过往30年间购物中心的餐饮也发生着变革,结构上:90年代传统美食城,00年代拆解式的美食广场,10年代为灵活散落式分布的餐饮。食品上,从最初的单一的大品牌,到多样的国际品牌,再到如今的特色本地品牌,顾客对购物中心餐饮的体验性随着购物中心的变革而变革。
第三、混合跨界。根据项目的定位,开发商自身资源等元素,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开始融合更多的业态,如商业+旅游,商业+健康,商业+体育,商业+教育以及商业+办公等。活力洛城 (lalive), 是crtkl参与规划设计的一个以体育娱乐,休闲餐饮为主题的商业开发项目。凭借项目中的斯坦普斯球场,诺基亚剧院,espn西海岸总部等问题设施已使活力洛城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娱乐中心而声名远播。
第四、零售变革。零售商越发希望能拥有更小的店面布局,更多灵活性,以及更新颖的租赁策略。此外顾客细分,时间及空间创新已成为未来零售变革的主要三方要素。客户层面,商家需要通过对顾客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年龄,兴趣,收入,购物习惯等,形成更为精准的项目定位,从而吸引特定的顾客群体;时间层面,有别于以往运营12小时的购物中心,未来的购物中心将更多结合线下及线上,发展忠实会员制,以便打造一个24小时购物场所;空间层面,较传统简单的动线及规则的空间布局,未来购物中心将会拥有更复杂的动线及更不规则的空间布局,以便能打造出更具特色的主题场所及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十多年来,crtkl代表作品遍布中国各地,包括联想全球总部(北京)园区、上海科技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长安w酒店、各地万象城系列以及上海绿地徐汇中心、深圳万科广场、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等。袁孝楠先生此前曾担任rtkl高级副总裁,拥有超过三十年的项目设计和管理经验,其主持设计的深圳万象城是crtkl在中国设计的第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为中国最具示范效应的商业综合体,开辟了中国全新的商业模式。
深圳万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