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业连坐”说到“株连拆迁”


近日有学生家长爆料称,自己的儿子就读于南师大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班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一个人没有完成作业,全体组员会被罚抄,包括抄课文,这种“连坐制”让儿子常受牵连,孩子压力很大。媒体调查发现,虽有一些家长认为“作业连坐”不公平,但大部分家长赞同学校的做法,认为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大部分家长赞同,并不能掩盖“作业连坐”的荒唐性质:其一,自己的作业完成了,却因其他同学未完成作业而无辜受罚,用一个人的错误惩罚所有学生,让学生为他人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是显而易见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义;其二,罚抄课文等处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减负”成为中小学教育主题的背景下,这一处罚手段不合时宜;其三,“作业连坐”貌似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但是,当一个孩子因未完成作业而拖累其他孩子,他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其他孩子不可能没有怨气,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潜滋暗长,结果与初衷将会背道而驰。
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问题,最让人担忧的是:学校和老师堂而皇之地对学生实行“作业连坐”,理直气壮地让无辜孩子为他人错误承担责任,在“言传”和“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久而久之,这些心智远未成熟的孩子会想当然地以为,“连坐制”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可以预见,当他们长大之后走上管理岗位,难免也会使用这种手段,将之当做解决问题的杀手锏。
这不禁让人想到备受诟病却屡见不鲜的“株连拆迁”。“株连拆迁”与“作业连坐”异曲同工,其荒谬性无须赘述,需要反思的是:一些地方官员何以动辄祭出这一“拆迁法宝”?是不是他们从小就对“连坐制”习以为常?那些从小不断遭受“连坐制”考验的学生,长大做官后会不会经常用“连坐制”来考验老百姓?
实际上,很多社会问题都能从学校教育中找到根源。学校以什么方式教育学生,学生长大后就会以什么方式行走于世;学校和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长大后也会以同样方式待人处事;学校教育不讲理,很多学生长大后也会不讲理;学校热衷于对学生实行“威权”教育,很多学生长大后也会热衷于耍弄“威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校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未来,更关乎社会的未来。教育工作者应多从“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角度看待自己肩负的责任,多从“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什么影响”的角度慎重选择教育方式,不要图一时省事让学生接受错误的教育,以免害了学生也贻害社会。
来源:嘉兴日报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