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与辛卯已交替,时光穿梭,华年似水。
2012年到来,城垛颓垣,闹市僻巷,这满城满地的人间烟火事,其实早已层层叠印在历史深处。
湖州。曾经被唤为菰城、项浦、乌程、归安、吴兴……
请允我说一说如斯往事,在这冬阳缓缓铺开金织细缕的龙年正月。
轻抚故乡历经风霜又平静和蔼的容颜,宁静稳妥。
缓缓回望那些我们所未曾轻易知晓的——湖州往事。
很多朋友问起,湖州为什么建了座项王公园?项王和湖州有什么关系?追溯历史,公元前208年,项羽在江子汇东北筑城,周一里三百六十七步。后世称“项王城”(子城,今湖州人民公园一带)。由来可得一解。
“人相食”、“户减半”, 元兴元年402年,七月大饥,廖廖数语,包含着多少生命中无法承受的残忍与悲凉?多少的生离死别?多少的来世再继前缘?
天圣年间(1023-1031),湖州绫、罗能染深红、浅红、淡红等色。因其色可与玛瑙缬媲美,故名“湖缬”。湖缬虽美,可是织造湖缬的那么多双苍老而冰凉的手,会如何想象那些红胜玛瑙、如云似雾般人轻绫软罗,会披绕于谁人的凝脂香肩?
南宋时湖州制镜业兴起。所产铜镜,有方、圆、葵花、心形、带柄等形状,背面镌有牌号、铭文。以石家镜、薛家镜最箸名。作坊多在湖州市区仪凤桥一带。仪凤桥畔,有多少菱花铜镜得以见之天日,或传以后人,又有多少铜镜依旧沉睡在被岁月尘封的泥土中?当年每一面面可爱锃亮的铜镜,照亮了多少明眸善睐的笑意盈然,承载了世间女子多少的如烟往事呢?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归来池苑虽依旧,却不见了当年的霓裳羽衣之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纵使君王,亦有世间儿女难得之长情,对此如何能不泪垂。康熙十七年(1678)那些花香袅袅的春日里,寓居武康前溪的戏曲家洪升,是用怎样的吴侬软语如泣如诉的演绎其杰作《沉香亭》的呢?(后改名为《长生殿》)
光绪七年(1881),潜园老人陆心源以藏书之富名冠两浙,与杭州八千卷楼丁氏、山东聊城海源阁杨氏、常熟铁琴铜剑楼瞿氏,并称海内四大藏书家。建千甓亭于府城东门月河街寓所,内藏汉魏六朝古砖。今时今日月河桥畔月河街车流人潮依然。传说中的陆家花园可安在?汉魏六朝古砖的真容,又几人能得见?
光绪三十二年(1906),早春,只记得那凛冽的风拂起了单薄的衫裙,却未挡眉宇间的英气豪迈,那一年的秋瑾,初抵南浔浔溪女校执教。出生于福建厦门,就义于浙江绍兴,短短人生三十二年,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女子,亦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思量。
民国15年(1926)4月5日,青年谢庆斋在菱湖灵山约集20多名进步青年,讲述“五卅”惨案经过,宣传*****思想。今天的灵山,已无从寻觅当年的样子。那些激情豪迈的言语,沸腾的热血,曾回荡在那一年的清明时节。是年,湖城创办开明戏院。如今湖州新天地的开明坊,亦是取意于此吧?
民国21年(1932)1月19日,蒋介石从杭州到湖州福音医院和潜园与戴季陶会晤。 1月23、25日,朱家骅、宋子文先后到湖州探视戴季陶病情。 这位一生曾任孙中山贴身秘书,并与蒋介石结下不解之缘的风云人物,1910年任上海《中外日报》记者时年仅19岁,随后任《天锋报》任总编辑。1913逃亡日本,与蒋介石为同室好友,与日籍女子生一子,过继给蒋介石,名蒋纬国。蒋纬国生父其谁,除去当事之人,终究只能是个历史之谜了。
民国24年(1935)夏,匪首马立山等在武康上柏马头关拦劫汽车,绑架前往莫干山避暑的中央、中国等4家银行的经理和夫人,震惊国民政府。后以5万大洋等到钱物在临安横畈山区交换人质。未曾想知,当年亦有如此草莽之辈,能做下如此惊天之举,策划该是何等周密,5万大洋的赎金,该算是绑架界的成功案例了。只是遥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民不聊生,各大金融家与夫人们依然夏日避暑,明显生活品质卓然,那时那日的惊惶失措,竟有几分不请自来的戏谑。
民国28年(1939)3-4月,“长超部队”在吴兴动员数千群众破坏湖州至南浔公路路面10余公里,阻敌交通数月。难以想象十公里是什么概念,战乱时期的民众饥肠碌碌,用什么信念什么力量什么工具才可以支撑着他们毁坏了十公里的公路?
8月30日,湖州各界人民千余人在开明戏院召开庆祝湖州解放大会。 而如今的开明坊,是以一座牌坊的形态,矗立在湖城最繁华的爱山广场的一角,向湖州人民致意。每天川流而过的年轻人们,他们中间又有几人能读懂开明坊三字的意义呢?也或许根本鲜少有人留意过那牌坊中间的三个字吧。
……
雨夜灯下,常会感怀于那光影交错的历史中浮现的种种景象。
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春申君黄歇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而得名。
秦*****二十五年(公元前222)改菰城为乌程县,属会稽。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项羽在江子汇东北筑城,周一里三百六十七步。后世称“项王城”(子城,今湖州人民公园一带)。
太平元年(256)八月,大风拔木,太湖溢,平地八尺。
永和四年(348),王羲之任吴兴太守,曾至东效乌山言:“百年后谁知王逸少与诸卿游乎!”后称此山为“升山”。
元兴元年(402),七月大饥,人相食,吴兴户减半。
天宝元年(742),改湖州为吴兴郡。
乾元元年(758),复改吴兴郡为湖州。
大历五年(770),长城顾渚紫笋茶列为岁贡,限每年清明节前送达京都,时称“急程茶”。
大历七年(772),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期间,与张志和、陆羽、皎然等游,编纂《韵海镜源》360卷,著《石柱记》,书《杼山妙喜寺碑》、《李元靖碑》等。
唐建中元年(780),陆羽在湖州纂成《茶经》。
长庆三年(823),州刺史崔元亮发民开凌波塘。后民聚居于塘东,发展为今菱湖镇。
大中四年(850)十一月,著名诗人杜牧出任湖州刺史,时“登临时赋咏,颇多留题”。
天圣年间(1023-1031),湖州绫、罗能染深红、浅红、淡红等色。因其色可与玛瑙缬媲美,故名“湖缬”。
元丰六年(1083),大雨,太湖泛滥,田不播种,庐舍飘荡,民散走乞食。
嘉定十年(1217),德清吴潜考中状元,淳祐十一年(1251)官至右丞相。
宝庆三年(1227),七月十一日夜大风雨,屋瓦皆飞。平地水涨数尺,溺者不可胜计。
南宋时(1127-1279),湖州制镜业兴起。所产铜镜,有方、圆、葵花、心形、带柄等形状,背面镌有牌号、铭文。以石家镜、薛家镜最箸名。作坊多在湖州市区仪凤桥一带。
明嘉靖十八年(1539),知府魏公济发民在云溪之上建潮音桥。
嘉靖二十三年(1544),安吉旱,大饥,民卖妻鬻子。次年,太湖旱涸,长兴人食草根、树皮,大疫;武康旱,疫病流行,斗米百钱。
嘉靖三十三至三十四年(1554-1555),倭冠焚掠菱湖、新市等地,“烧民居,虏妇女,死者无数”。菱湖涌现“铁胡蜂”、“费都当”等民间抗倭英雄。
万历十三年(1585),工部尚书、水利学家潘季驯,于府城东北建造石桥,后人称此桥为潘公桥。
万历十五年(1587)秋,大风雨,太湖溢,平地水深丈余,饥疫,弃尸满道。
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大雨七昼夜,没禾;秋,蝗害稼,人食树皮草根。
崇祯年间(1628-1644),天主教传入湖州,设天主教堂。
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黄昏,地震,部分房屋倒塌,人被压死。
康熙十七年(1678)春,戏曲家洪升寓居武康前溪,组织演出其杰作《沉香亭》(后改名《长生殿》)。
乾隆六年(1741),湖州王一品斋笔庄开张,以“天官”图像为商标,经营善琏村所制笔。因“齐、健、圆、锐”,被称“湖颖四德”,著誉大江南北。
同治元年(1862),五月初三,太平军慕王谭绍光部攻克湖州,生俘湖州府道员、团练总办赵景贤。
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宗源瀚主修,湖人陆心源、周学浚等纂成《湖州府志》,集历代《湖志》之大成,为湖州最后一部府志(今存)。
光绪七年(1881),陆心源建千甓亭于府城东门月河街寓所,内藏汉魏六朝古砖。光绪十一年(1885)十一月,上海《申报》在湖州设售报处。
光绪十八年(1892),孙志熊纂成《菱湖镇志》45卷(今存)。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南翔文洁女塾迁至湖州马军巷办学,由基督教监理公会主办。后迁入海岛新校舍,改名为湖郡女塾。
光绪二十八年(1902)钱玄同等人创办《湖州白话报》。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湖州士商***抵制美货,以抗议美国政府排华和残杀华工,并印发署名“陆家花园”的反美爱国传单。
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瑾抵南浔浔溪女校执教。
宣统二年(1910)南浔梅月牌、梅花牌湖丝在南洋劝业会上获超等奖。
民国元年(1912)2月,废湖州府,湖属各县直辖于省。
是年,美籍医生孟杰在湖城天宁巷租民房创办湖郡医院,分内、外、妇产、五官等科。后该院与福音医院合并,迁址马军巷。
民国5年(1916) 3月,钱唐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在湖城安定书院旧址创办。翌年,改称浙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民国6年(1917)1月28日,吴兴冰雹,大粒如蛋。 5月18日,原沪督陈英士灵柩从沪运回湖城,归葬城南岘山南麓。
是年,湖州城区天宁寺经幢拆毁,发现吴越王钱俶刻的经卷,题款为周显德三年(956)。
民国8年(1919)春,中华基督教吴兴三余社在湖城衣裳街成立。 湖州省立第三师范、省立第三中学、海岛中学、湖郡女中等到七所中等学校学生***,声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反帝斗争。
民国9年(1920)6月16日,湖城数千丝织工人反对资本家扣减工资,开展罢工斗争,持续半月。
民国13年(1924)12月,郭沫若到期长兴煤山尚儒村调查江浙战争状况。是年,南浔镇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落成。
民国14年(1925)7月,孙传芳令浙军第三师六旅旅长汪镐基率部进驻湖州,并兼任湖防总司令。 8月28日,孙传芳首抵湖城,召开绅商会,索派临时特种款,并检阅军队。
民国15年(1926)4月5日,谢庆斋在菱湖灵山约集20多名进步青年,讲述“五卅”惨案经过,宣传*****思想。是年,湖城创办开明戏院。
民国16年(1927)2-3月,国民*****军东十四军赖世璜部于2月下旬抵湖城,第二军、十四军各一部相继抵德清、武康、安吉、孝丰、长兴县;3月初,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二十六军军长周凤岐、十四军党代表熊式武抵湖城。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从4月13日起,国民党右派先后在湖州各县“清党”。
民国17年(1928)10月,吴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在湖城青铜门外用电犁耕田。此乃国内首次试用。年底,菱湖二三千渔民,反对渔捐,捣毁渔捐局。
民国18年(1929) 湖城丝织工人万余人,举行反对减少工资大罢工。
民国20年(1931)夏,大水,黄梅期62天,各县共淹田181万亩,灾民37万余。秋,长兴县城东门外兴建成长兴机场,至民国23年竣工。 冬,作家巴金到长兴煤矿深入生活。
民国21年(1932)1月19日,蒋介石从杭州到湖州福音医院和潜园与戴季陶会晤。 1月23、25日,朱家骅、宋子文先后到湖州探视戴季陶病情。
民国23年(1934)4月,吴兴绉业小学得航空建设奖券二等奖银10万元,以8万元购飞机一架,定名“中国儿童”号,翌年4月在南京献机救国。经济学家马寅初到省立湖州初级中学演讲。
民国24年(1935)夏,匪首马立山等在武康上柏马头关拦劫汽车,绑架前往莫干山避暑的中央、中国等4家银行的经理和夫人,震惊国民政府。后以5万大洋等到钱物在临安横畈山区交换人质。
民国25年(1936)3月29日,军事参议院长陈调元在湖城东吴附中操场为陆军第五十五师授旗。5月29日下午,日本飞机侵入吴兴上空,湖城实行交通管制。6月1日,湖州至嘉兴公路建成通车。
民国26年(1937)4月上旬,蒋介石、宋美龄抵莫干山,途经庚村,参观莫干山小学。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吴兴福音医院接收治疗抗日伤病员。11月21日,*****第十七师少将副师长夏国璋率部在湖城东门外阻击日军进犯时阵亡,国民政府追授中将衔。11月下旬,*****第一四五师(川军)在长兴、广德边境之大松岭地区抗击日军进犯,中将师长饶国华殉国,后为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上将衔,并为之举行国葬。
民国27年(1938) 1月1日,*****组建的吴兴县抗日游击大队(俗称“郎部”)在吴兴西乡何家埠村铜盆寺成立,大队长郎玉麟,大队党支部书记、政训员王文林,参谋彭林。下旬,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中国人民抗日义勇军(俗称“长超部队”)在长超成立,主任(后称大队长)李泉生。
民国28年(1939)3-4月,“长超部队”在吴兴动员数千群众破坏湖州至南浔公路路面10余公里,阻敌交通数月。国军六十二师发动当地群众,破坏武康至埭溪公路,长15公里,炸毁三桥埠公路桥,中断日军军运三四个月。 6月26日,*****一部在菱湖击沉日伪军船21艘。“长超部队”被国民党整编为浙江省国民抗敌自卫团独立第二总队,李泉生任总队长。
民国32年(1943) 9月,日军在湖属地区进行秋季“扫荡”。
民国34年(1945)10月1日,苏浙军区在长兴发布《江南新四军北移告民众书》。10月8日上午,在湖城海岛举行接受日军无条件投降仪式。
民国35年(1946) 1月,浙西第二临时师范学校、浙西第二临时中学迁驻湖城,改名为浙江省立湖州师范学校、省立湖州中学。
民国36年(1947) 春,章荣初在吴兴施家桥购置荒地800亩,开办青树农场。
民国37年(1948) 湖城大米每石涨至法币百万元。 7月下旬,蒋介石、蒋经国、孔祥熙等在莫干山屋脊头召开“新经济“会议,策划发行纸币“金圆券”。8月23日,“金圆券”在湖城流通,以1元兑换法币300万元。
民国38年(1949) 2月,*****南京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一医院及病员千余人迁驻湖城。3月16日,国立河南第五联合中学从无锡迁驻湖城。 8月27日深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二十八军八十三师解放湖城。8月30日,湖州各界人民千余人在开明戏院召开庆祝湖州解放大会。
……
时间,总以一种决然的姿态不可阻挡地奔流前去。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战乱与硝烟,山风与海浪,青春与伤逝,——在今日看来,真如浮光掠影,痕迹无觅处。
但他们、她们,却又都是那么真切的在这片土地,书写过各自的人生,在童年细细的端详过一只蝉,在春日晴空下遥望过缓缓飘逝的云,也曾有过花前的等待与月下的徘徊……
可惜到最后,只有告别才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人生就是一辆不能后退、不能重新起程的列车。
细数史事,虽为兴致使然,但更多的是不愿见在现世人眼中,时间的洪流滚滚过去后,曾经发生的一切悲欢无从寻觅。
时光永远都不会为谁停留。
于是,珍惜当下之时。
珍惜当下之人。
有些在,有些亡,朝代兴替这是自然的,我前几天晚上做梦还梦到旧时的湖州
文章不错,题目不好
《我们所不曾知的湖州往事》,有点言过其实,
主要许多人不看书而已,近来流行民国,有点新鲜感,只是以前不关心而已,
“所不曾知”似乎是被隐瞒了,现在才新发现,
其实不然,老实说书里都有的。
在这里看到家里太公的名字
民国27年(1938) 1月1日,中共组建的吴兴县抗日游击大队(俗称“郎部”)在吴兴西乡何家埠村铜盆寺成立,大队长郎玉麟,大队党支部书记、政训员王文林,参谋彭林 王文林的墓现在还在俺们家乡下
很精彩,让我们了解了不少东西。不过“8月27日深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二十八军八十三师解放湖城”
我记得小时候四——五月份我父亲带我站在“沧桥”上(东街妇保院位置)看解放军进城解放湖州。
不是8,9月份。
皆是自然规律,但很多东西总觉得有着说不出的不忍心
有理。题目是不甚妥。其实是轻易不曾知和不曾轻易知。声明:史实年代列表为引用
我们的父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