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7,新概念学了不少,app下载了几十个,以前跨年都去夜总会现在都改听演讲了,但总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为什么别人的项目都b轮融几个亿了,我的项目还是不温不火呢?
奉劝一句,冷静的认清自己,别忙着给各路大神交智商税,别去蹭那点所谓的人脉,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连个吆喝都赚不上。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维度内可以掌控的事情比较靠谱,比如认真地招招商。
我在另一篇文章已经说过:不让中间商赚差价是骗人的鬼话,中国厂商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一百年也不会变,这也是民企能够崛起,能够更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2018年了,企业的招商趋势有哪些?
我们从几个角度抛砖引玉一下:
1、一部分资金开始流向实体项目。股市不温不火,楼市连出新政。2018年投机分子几乎无路可走,很多已经套现离场了,在接下来方向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高杠杆,高风险的投资参与热情会降低,更多的人倾向于拿出一部分钱做代理、加盟,虽说回报没有那么大,但在过渡时期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所以,从受众人群来讲,2018年企业招商的机会性更大了。
2、网络流量获取难度加大,单价会持续走高。互联网的兴起让网民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推送及更主动地搜索,很多项目利用这波红利在数据截取方面抢占了先机。以远远超过线下地推效率的方式招商成功。但网络广告受主管部门的限制,不断涌入的竞争对手的推高出现了滞涨,转化率开始下降。更多的投资者开始熟悉和了解互联网广告的原理和本质,做决策的速度在减缓。作为企业,要继续优化自身的网络呈现,及时了解各类广告形式的特征与人群指向,不能笼统地一刀切。必要的时候要强化公司的推广团队或寻求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服务。要精细化地测算流量费用。同时要恢复或优化部分传统推广形式,部分项目应采用倒着招商的方法,即先通过做终端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再反过来吸引投资者。
3、加盟商(经销商)整体实力在增强。市场上出现一些高素质团队,创业型、投资型的客户。他们对厂商的选择更理性、客观,评估更全面,也更注重本质的东西。不单纯依赖低价格、高促销等传统手段,强调互相赋能,厂家应着重研究这类团队的人员架构,从业背景,减少过度包装,实现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能量互补。
4、微商或类微商逐步显现头部效应。大v团队与品牌企业接触会更加频繁,要么微商品牌化,要么品牌微商化,系统升级后的微商依然存在发展机会,其中有品质的大健康产品、有品牌溢价的并专门为微商渠道开发的产品会占据主流。三无产品、山寨项目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5、连锁品牌由过去的较为单一的发展路线,即:核心城市---省会或省级城市----二三线城市变为双向互为渗透。一部分的品牌可以先在二三线城市开设直营店、建立基地市场,等模式完善后再反向推向核心城市,同样可以取得成功。而在品牌的孵化过程中,参照历史上有成功模式的项目是一个高效的手段,但在呈现形态及品牌定位上,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取最大公约数为宜。消费者会乐于接受绝对价格不高,但利润较高的价格策略。
6、o2o概念、共享经济概念、分销概念的项目热度降低。没有足够完善的系统支撑不能轻易涉足,新零售概念还存在相当机会,但应寻求与现有项目的差异化。可以在垂直领域进行创新与设计。整体上看,快捷人气餐饮连锁、拥有配套中央厨房设施的餐饮外卖品牌,汽车后市场、大健康产品、黑科技产品、母婴特色产品,儿童教育将会被重点关注。具有可复制性的服务类项目也有较大机会。
7、互联网公司会加快线下实体店的布局。因其平台本身有强大的引流能力,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较容易转化为合作商。对于传统实体企业将是一次正面的冲击。曾经,他们用差异化让线下市场为主的企业措手不及,如今他们又在线下开始攻城拔寨,不可小视。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在供应链的打造上狠下功夫。比如,区域性的b2b项目会有比较好的拓展机会。
8、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组建专业的招商中心,并开始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招商团队的整体素养将会提升,市场对其专业程度,运营管理能力,执行力都将有更高的标准。连锁品牌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薪资会一路走高。
更多招商wechat:115063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