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扶贫临沂动真格 县镇村企结对精准扶贫


9月7日,济南市与临沂市签订两市扶贫协作战略框架协议,从2016年到2018年底,济南市与临沂市建立扶贫协作关系,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济南市与临沂市将通过双方协作,推动区县精准对接帮助,探索乡镇之间、行政村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结对帮助,经过协作双方深化协作内涵,健全协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精准施策发力,确保到2018年底现行省定扶贫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
  济南临沂扶贫协作内容与扶贫方式
  开展产业扶贫 济南企业落户临沂吸纳人口就业
  根据战略框架协议,立足临沂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化经济协作,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培育一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落地一批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两地区域旅游合作。帮助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在具备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区域,探索实施整块开发、包片开发、定点开发。支持济南市优势企业裂变扩张,将配套产业基地转移到临沂市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区域聚集发展。要着力做强做大已有落户企业,临沂市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对落户企业的服务,支持济南市企业入驻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组织技能培训
  建立双方市级协调、县乡组织、职校培训、定点安排、跟踪服务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临沂市摸清底数,准确掌握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以及已在外地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因人因需提供就业服务。济南市把解决临沂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作为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组织技能培训,动员企业参与,提供用工信息,有效开展人岗对接活动,促进其实现就业脱贫。
  加强人才支持培训临沂基层干部
  把培养锻炼干部与扶贫协作结合起来,协作双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以选派优秀干部开展双向交流,坚持扶贫协作向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拓展,加大对临沂市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管理等领域的人才支持,把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等要素传播到位。通过联合办学、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提升临沂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水平。通过援建医院、培训医生、远程诊疗、健康快车等方式,改善临沂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强对临沂市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和贫困人口实用技能的培训。
  动员社会参与千企帮千村
  此外,充分利用“扶贫日”、脱贫攻坚综合管理平台等载体,组织济南市社会各界到临沂市开展扶贫活动。鼓励支持辖区内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与临沂市的扶贫工作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动员民营企业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开展扶贫志愿服务等活动。
  济南临沂扶贫协作工作机制
  成立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县乡对口协作
  据了解,两市分别成立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扶贫协作工作。组长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参与协作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两市扶贫办。建立协作双方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主要负责同志出席,研究部署和协调推进扶贫协作工作;探索建立县乡层层对口协作、互派挂职干部等工作机制,加强扶贫协作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完善帮扶体系 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
  完善机制,精准对接,精准帮扶,积极探索双方全面结对、精准脱贫的新途径、新模式。突出民生,深化协作,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技术扶贫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推动产业有效对接,广泛动员,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帮扶合作格局。
  济南统筹各类资金 纪检监督确保用于扶贫
  根据两市确定的具体协作项目和职责分工,济南市统筹各类资金,支持临沂市扶贫脱贫。临沂市统筹用好各类扶贫资金,确保全部用于扶贫脱贫。纪检、检察机关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