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麻鸡苗育雏注意事项

 清远2号麻公:70天3.3斤!成年体重5斤多!清远母:100天3.3斤,成年体重3斤多!品种纯正,质量可靠!抗病能力强!
麻鸡   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县(现清远市)。因母鸡背侧羽毛有细小黑色斑点,故称麻鸡。它以体型小
、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而著名,素为我国活鸡出口的小型肉用名产鸡之一。
  麻鸡特征为三黄、二细、一麻(即脚黄、嘴黄、皮黄;头细、骨细;毛色麻),素以皮色金黄、肉质嫩
滑、皮爽、骨软、鲜得味美、风味独特而驰名。
麻鸡具有显著的“三高一低”特点,即可食部、氨基酸及维生素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微。
 注意事项
       1, 对鸡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好的鸡舍,可以节约饲料,避免饲料浪费,使投入的饲料比例的转化为鸡的增长,饲养管理好的鸡舍,鸡病发生的少,既可以节省疫苗购置费用,又可以节约常规预防用药费用和医疗用药费用,
2, 饲料,
饲料是养鸡的基础,是养鸡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饲料费用占养鸡成本的70%~80%,所以怎样合理地选择、利用、开发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 品种,
品种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鸡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众多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鸡种,可使每只鸡增重提高l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l5%。好的品种比一般的鸡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l0%~l2%。
4, 防疫,
养鸡场一旦暴发疫情,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纵观现有的养鸡场,普遍存在防疫观念淡薄的问题,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随意性、侥幸性,不少鸡场一年四季鸡群疫病不断,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复复,在经历若干年之后不得不将鸡场关闭,损失是惨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养鸡户总是把注意力盯在鸡的价格上,认为价格是养鸡场能否盈利的决定因素,其实不然。如果具体到一个养鸡场1500只鸡、月均出栏500头鸡的养鸡场,冬季的一个流行性腹泻,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5000元左右;而鸡价如果每千克降l元,一只4kg的鸡降4元,500只鸡因降价月均损失2000元,仅相当于流行性腹泻造成损失的三分之一。重庆麻鸡苗育雏注意事项
免疫方法
在当前的养鸡业中,要想成功养好鸡,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千万不能忽视鸡群的防疫消毒工作、因为严格的卫生消毒能够给鸡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免疫是预防鸡群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免疫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养鸡的成败。下而简单谈谈免疫接种方在的有关知识。
将疫苗注入皮下成肌肉等部位进行免疫,常见于系油苗和系于苗的使用。但须注意的以下几点:
1.操作方法正确,要保质保量,不能出现漏打或打空针的现象;
2.不能用手握住盛有疫苗的瓶,以免手温影响疫苗效价。
3.将疫苗稀释后点入眼内或滴入鼻孔内进行免疫。此免疫方法比较费时费力,但效果不错。但要注意稀释好的疫苗必须在个小时内完成。
饮水免疫是将疫苗稀释于水中,使鸡群通过饮水经消化道进入体内而进行免疫。
1.免疫前断水时间因舍温高低和马龄大小而定。要求控制在1-1.5小时内鸡群喝完疫苗水,且要确保饮得均匀。
2.饮水量的确定:一般据日龄大小而定每只鸡的用水量。
3.选用优良的水,如凉开水,并先在水中加入02-0.5%的脱脂奶粉可有效地保护疫苗。
4.领取疫苗时一定要用保温箱盛装,并按正确的方法保存好疫苗。
5.在进行饮水免疫、点服或滴鼻免疫之前24小时和之后36小时内都不要进行鸡消毒和饮水消毒。
6.疫苗接种对鸡的应激较大,很容易诱发呼吸道病,因此在疫苗接种后应适当添加一些维生素、扛生素等药物进行防治,如速补或多维、红霉素或严迪等。
7.自然野毒污染饲养环境,侵入免疫低下、免疫水平不均的鸡群后迅速增殖。
8.免疫抑制病或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如 传染性贫血因子、呼肠孤病毒等所致相应传染病均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
9.其它因素:营养缺乏、饲养密度过大、冷和热应激、通风不良等均会使机体负疫应答能力下降总而言之,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上进行科学的免疫预防,加上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才是取得养鸡成功的关键。
雏鸡管理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肖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差,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多的饲料。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喂料时要定时定量,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过饱会引起肖化不良;不足时会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 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①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 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检查弱雏在早晨初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巡查鸡群,其意义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活动、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损失。生长鸡生长期的鸡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饲养目的是使鸡得到充分的发育,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饲养方式是放牧结合补饲。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公母鸡分群饲养。一般公鸡羽毛长得较慢,争斗性强,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物质利用率较高,饲料效率高。母鸡由于内分泌鸡素方面的差异,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有利于提高整齐度。生长期采用定时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槽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净吃饱为止。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初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主要是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初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研成粉,再与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育肥鸡即10周龄至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做到适时上市。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随着肉鸡的日龄增长,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胴体外观的美感。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一般要求达到12.54 兆焦/千克,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杂草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和肉质更好。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和运动,以利于育肥。三是搞好防疫,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以预防疾病发生。重庆麻鸡苗育雏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