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上,69岁的金大爷自愿成为遗体捐献申请者
“老金,你真的很了不起。”昨日上午,柯桥区中医院领导来到金之良的病床前,送上了鲜花,表达敬意。“政府照顾我们,我无以回报,就把遗体回报给社会吧。”金之良大伯虽然身体虚弱,但是意识还很清醒,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很感动。
过世后,将遗体捐献给社会,供医学研究所用,这可不是谁都能下的决心。
69岁的金大伯自愿捐献遗体
金之良,湖塘街道湖塘村人,今年69岁,老伴刘书华63岁,两人婚后未再生育。两人虽是半路夫妻,但相互走过了20多年,彼此都很了解,这个决定,是两人商量的结果。
去年10月,金大伯查出患了直肠癌晚期,4次化疗有效控制了病情,但身体也虚弱了很多。今年2月,金大伯再次住院,由于没法继续进行化疗,想到了安排身后事。他和刘阿姨私底下说,等自己过世后,就把骨灰海葬了吧。
“我想了想,觉得还是捐献遗体更有意义。”刘阿姨和金大伯说了这个想法后,金大伯很是认同。
“我的遗体让大家去做研究,说不定以后的医学可以更发达,说不定就有治疗癌症的药物,能帮助更多的人。”金大伯很想得通,既然死后不外乎一捧灰,何不让自己的遗体供医学研究,发挥更大价值。
之后,金大伯的弟弟也认可了这个决定。
就这样,“遗体捐赠”一事开始走程序,一路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金大伯和刘阿姨对于如何捐赠遗体并不是很清楚,他们把想法告诉了主治医生孙锦茂等人,柯桥区中医院院办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专门联系了柯桥区红十字会。
考虑到金大伯身体不好,不方便外出,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特意把“自愿捐献遗体登记表”送到了病房。3月10日,金大伯、刘阿姨分别在登记表上签字,这意味着等金大伯过世后,遗体将自愿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
老伴刘阿姨以后也要捐献遗体
“我过世了,也要捐献遗体。”刘阿姨告诉记者,大概3年前,他们每人每个月能领取救助,上了年纪之后,由于身体不好,两口子陆续生病,这些年全靠政府的政策,才让他们有底气看病,日子一天天撑了下来。
其实,两口子的日子过得挺清贫,但依然是满满的感恩。
金大伯年轻时曾做过“土电工”,上班的纺织厂倒闭以后,他失业了。由于金大伯是个老实人,不善交际,失业以后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一年,刘阿姨看到金大伯长期“赋闲”在家,一气之下回了四川老家。
“有一次,老头子给我来电话,说‘我找到工作了,你赶紧回家吧。’”刘阿姨接到电话后,回了柯桥。没想到,金大伯找的居然是绿化工,而且工资特别低,每个月只有400元。不过,两人毕竟有感情,之后,刘阿姨再也没有离开过。两个人相互携手,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12年,刘阿姨被查出患了乳腺癌,手术费、住院费等花了近3万元,经过一系列的报销,家里几乎没掏多少钱。“喏,我今天刚配了中药,370元的医药费,我自己才掏了4元多。”刘阿姨说,要不是政府,自己哪里有钱看病治疗。而老伴也一样,自从去年查明患有直肠癌之后,前后也花了3万多元的医药费,但是自费部分并不高。这次,实在是身体吃不消,不然金大伯也还要继续化疗。
柯桥区已有七例遗体捐献申请 至今无实例
绍兴人素来保守,深受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影响,截至目前,遗体捐献、器官捐赠等申请者是少之又少。
柯桥区红十字会有关人士表示,算上金之良,目前共有7位自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者,但是实例还没有。而器官捐赠的实例只有两例。
“遗体捐献的手续比较简单。懂电脑的,可以登录省或市的红十字会官方网站下载表格,并填写好;或者,前往柯桥区红十字会办公室填写表格。之后,把表格寄到指定的医学院,后者会备案登记者信息,等申请登记者过世后,家属可以直接联系医学院。”该人士表示,对于绍兴人来说,可在浙江大学和绍兴文理学院下属的医学院之间选择,像金之良大伯就是选择了前者。Via《绍兴县报》
向金大爷致敬
向金之良大伯致敬
致敬,这些事做出来确实需要勇气
我也愿意捐的,虽然我还一时半会的不会死。
社会上正能量起来起来多了,值得敬重。
我以后也要遗体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