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聚在一起,究竟易成群众「弱智」,还是群众「智慧」?
1894 年,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乌合之众》提到:「群体永远徘徊在无意识的边缘,极易受暗示,是冲动的奴隶,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当个体身处在一群亢奋的群众里,独立思考能力无法发挥作用,只会融入群体之中。
从勒庞的心理学主张,回到管理学的角度看团队,我们不免悲观。无怪乎企业内常有顶尖人才聚在一起,却无法创造团队绩效,更多时候像盘散沙,总体智商下降,形成「群众弱智」而非群众智慧。
来看一个 7 人团队现况:
王一与陈二总是陷入争吵与对抗,一句简单中性的话语,双方听来都有弦外之音;陈二的任何观点,总会得到张三、李四的认可与支持。
林五喜欢主导谈话,不管张六发表什么样言论,林五会更加积极的展示自己观点并对其他成员施加影响。因此,张六总是一言不发,直到被直接提问才会打破沈默。刘七则时常会开个玩笑来缓解尴尬局面,并鼓励大家和谐相处,相信正能量能扭转一切。
从王一、陈二到刘七,谁在团队中表现较好?谁是相对优秀的成员?
王一与陈二陷入情绪对抗、无法理性论述与沟通,状况棘手;张三、李四不问理由相挺陈二,拉帮结党,感觉问题挺大;林五想主导局面,但强势与打压的作风似不利团队运作;张六回避冲突、选择沈默,是不得志还是不愿担当?刘七看似最有正能量,但他创造的表面短暂和谐只能治标,怎么办?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推测该团队的死法
从一些微小迹象,我们总能推断其发展趋势及最终样貌。大胆的说,这 7 种团队常见的人,一旦有一种类型的人占据主导地位或人数优势,进而塑造出团队的文化,那么,团队的崩解,只是早晚。
know-how 弄好管理的诀窍:7 种常见成员,延伸出的 4 种团队死法
从前一案例,衍生而出团队 4 种可能的死法。经理人们,你可以尝试观察,你的团队是否有以下现象:
1. 「(攻击-逃跑)本能型」团队
这类型团队的基本特色是:只想要保护自己,而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攻击」某人某事、或「逃离」某人某事。这种攻击或逃跑,是人类演化万年的狩猎本能,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这类团队,欠缺目标感,不曾理性剖析成员该有什么贡献,而仅仅是本能的攻击或逃跑,代表性人物如王一、陈二、林五,甚或张六。
这类团队最常干的事,就如电影《金刚:骷髅岛》中,没两下就领便当的一位军人所说:「很多时候,敌人并不真的存在,直到你去找他。」这类团队从没搞清楚敌人是谁、目标是什么?只凭着本能行事。
这类团队的另一个特色是: 为了团队的存活,虚弱、有病的个体是会被抛弃的。就如电影《沙滩》中,那个被鲨鱼咬伤的成员,团队为保有原有的天堂生活,将伤员独自放到森林里,人们逃离问题、听不见哀嚎、眼不见为净。
2. 「乌托邦型」团队
这类型团队的基本特色是:未来永远是美好的,满满的都是乐天、乐观主义,希望的氛围笼罩着团队。
虽然他们着眼于未来,但却 与现实脱节,不愿意面对眼前的问题,像打了吗啡般,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代表人物如刘七。
这就像一些人误读心灵鸡汤,把心灵鸡汤当作「忘忧草汁」,甚或是「孟婆汤」,喝了就能忘忧、忘却,人就没事了。如果问题又发生,再喝就好。
3. 「依赖型」团队
这类型团队的基本特色是:期望从一个人(通常是领导人)身上获得安全感并得到保护;且外在的世界总是冰冷、不友好的,只有像雏鸟彼此依偎在一起,才最安全。
这类团队成员最大问题是 不承担、不成熟,只期望出现一个全知全能、神人一样的领导能照顾他们、关爱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代表人物如张三、李四。
一旦领导无法全知全能的满足成员期望,则将激起成员的集体失望,甚至产生敌意,成员将开始寻找新的领导。听来是否耳熟?许多民主社会中,不间断地「造神、推上神坛、拉下神坛、再造神…」的循环过程,就是典型的依赖型团队现象。
4. 「丧尸型」团队
谈的理论一点,可称为他们充满「团队迷思」(groupthink)。艾尔芬.詹尼斯(irving janis)于 1972 年将此现象定义为:「为避免内部冲突,快速达成一致意见,成员都缺乏对事实和观点的批判性检验、分析与评价。」
这类团队共识强,有强大的凝聚力,往往认为自己刀枪不入,进而放大错误、低估敌情与竞争,且 因为内部的舆论压力,成员会小心翼翼自我检查,避免与团队共识有所差异、并会压制不同观点、且快速地感染新成员。
我认为团队迷思也可以被称为「丧尸现象」,被感染、被同化者,方能存在。勒庞在《乌合之众》所提的个体思维消灭,即为团队迷思的一种。
上述的 4 种型态之所以称为团队「死法」, 因为都是面向幻觉、拒绝歧异、拒绝变化,而不是面向现实、接纳多样与多元、追求改变。
企业主、经理人只有先知道了团队的死法后,才有了可以让团队活得更好的基准,或者我称之为「团队有效性的底线」。那么,什么是团队的「活法」?怎样才能称之为有效的团队?。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先驱威尔弗雷德.比昂(wilfred bion)曾分享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12 个人,偶然地、慵懒地躺在一片沙滩上日光浴。突然间,海里有人溺水、大喊救命,人们快速而紧张动了起来,共同采取措施,有人张罗救生器具、有人抛救生圈、有人找救生员、有人报警、有人下水、有人组织起人龙……
在溺水发生的瞬间,12 个人形成了共同体, 一个具备真实目标、须面对现实问题,且主动负责、共同承担、还有效协同的团队,天然地避免了团队死法,依靠自己、承担问题,不依赖幻想的降世神人;面对真实困难,不会「无俚头」乐天;聚焦外部问题,不为保护自己而斗争动员等。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他们开始发挥了「团队的功能」。这样,才是一个好团队的正确活法。回头看看,我们的企业里,有多少团队,不仅无法发挥功能,甚至更多的是深陷于团队死法而不可自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