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志有载,𨻧隍草席制作技艺是具有200余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编织出来的草席平整柔滑,坚实耐用,吸汗透气,对风湿病防治有辅助功效。
睡在草席上就像依偎在母亲身边,让人安心入眠!
席草种植一年后可收割,经过三天翻晒后,把干草捆成一把贮藏备用,保管时需严防受潮。
剖席草是一项精密度高的技艺,要做到均匀恰当,不薄不厚。
𨻧隍镇环市村是丰顺县著名的“席村”,草席主要用料是当地水洼地种植的淡水草和黄麻纺成的经线。村民詹睦盛、游连芳夫妇织席已40多年。詹睦盛介绍,编织一张草席需经历割草、纺线、织席等几十道繁琐而细腻的工序,织席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闲暇时,村民把收割后的麻皮撕成条状。
晒干后用工具纺成细麻绳,用作草席编织的经线。
织席时要严格按照祖传的口诀两人配合操作,织好后,再用手把席草晒干拍打紧密,然后用刀将多余的草头草尾割掉,修好边后将草席从席床取下,把割开的麻线头编结好。据了解,环市村有几千人,目前只剩不到10户村民在坚守这项技艺。
织席时要严格按照祖传的口诀两人配合操作,熟练的村民两人一天可编织一张草席。
𨻧隍草席因为选料严格,工艺精细,一张草席保管得当可用数十年。目前一张草席的售价约为200-400元。长期以来,这种纯手工草席编织技艺产品深受揭阳、潮州、汕头等地市民的青睐。对于一些旅居海内外的乡亲来说,𨻧隍草席更是寄托着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所以产品甚至远销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𨻧隍草席大部分销往潮汕地区
来源:梅州时政、梅州日报
梅城有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