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从天台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天台的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900多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93%以上,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缩短了城乡距离,铺就了农村发展快车道。而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天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多,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天台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是座山城。曾经的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让山区村民吃尽了苦头。“要想富,先修路”,村村通公路成了山区百姓企盼的迫切愿望,也成了解决山区贫困落后,促进山区发展的硬道理。
2003年,天台迎来了实施乡村康庄工程的大好机遇,农村公路建设乘势而上。一场波澜壮阔、感人至深、声势浩大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在天台大地轰轰烈烈铺开,被当地村民誉为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第二次农村革命,有力地助推了农村公路建设,一路凯歌,高歌猛进,确保了一条条农村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高海拔地形让天台的农村公路建设困难重重,特定的山区地貌特征,危险路段特别多。天台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公路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设置了警示栏、间断式防撞墙、护栏板等安保设施,让农村公路更为安全、顺畅。2006年全省乡村康庄工程安全设施建设暨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天台召开,推广天台先进经验。
不仅如此,天台还注重农村公路品质的升级。在建路时当地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主动当起“监督工”,建路、管路、养路时都非常用心。正是有了百姓的全力配合,公路标准得到了全面提高,无论是农村公路的硬件还是软件,都在不断升级。
2009年,天台县就有9条乡道升级为县道,里程为77公里,26条村道升级为乡道,里程为160公里。现在,全县597个行政村全部通上等级公路,路面硬化通村率达100%。
天台通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打开了山区封闭的山门,形成了内畅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村村相连、路路相通的农村公路新格局,彻底解决了山区百姓“行路难”问题,天台也因此吸引了不 断涌入的外来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山区百姓从此真正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道。
交通基础设施即出行需要,也会给当地村民带来经济发展。
古往至今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有路才有发展。
让台州市民带来实惠和体会的是;六年来,铁路动车开通后,给台州市民带来莫大方便的同时,交通事故在逐年减少,这是市民真切所体会到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