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教纪今何在,宴请铺张几时休 —— 一问教风不正何来培育祖国栋梁


教风教纪今何在,宴请铺张几时休
—— 一问教风不正何来培育祖国栋梁?
元旦小长假回家探亲,一位在县二中教书的教师朋友告诉笔者,该校几位的同事结婚,大摆宴席数十桌(不包括家里的亲戚朋友),邀请了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及普通职工全部同事在内的200余名党员及教师全部收到了请帖。吊诡的是,该校教职工较多,实际工作中,同事之间除了教一个班或同一个科目交流较多外,平素招呼打的不多,交流则更少,至多也就是脸熟而已,该校一些教师特别是家庭困难,负担较大的老师,对于此种全校动员式的宴请意见很大但又没有一点办法。
更为奇怪的是,该校的全校动员式摆宴席形成了一股风气,前面的同志,不管熟不熟悉,不管交情深不深的都全部宴请,后面的人就只能跟着效仿,不请就失了面子,就掉了价。收到了请帖人可以不去,但礼金不能少。笔者很好奇,党员教师间一边攀比摆阔,另一边又抱怨薪水低,如此相悖,是如何做到心安理得的。
应当说明的是,婚嫁宴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邀请亲朋作个见证人之常情,正常范围内的普通宴请是可以理解且易被大家接受的。但动辄大摆宴席30余桌就变了性质,一些教师肆意突破申报数量,超规格、破规格办酒,通填写申报单时明明只有20桌,到实地一看多出了十多桌;要么就大肆收受礼金,借请酒之名行索礼之实;且不说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相悖;且不论党员教师身为领取财政工资的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且不说收受礼金违反“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政准则”规定;单就说作为我县教育界的领军学校之一,该校领导对一些教职工公然对抗中央八项规定,对抗县委、县政府、县纪委要求,对奢靡歪风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实质上是助长奢靡歪风,为“迎来送往”、“觥筹交错”招魂呐喊,其危害不可谓不大,应当引起该校领导的高度警醒和反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管党治党要靠纪律和规矩。党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近年来在,我县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教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都能自觉并严格遵守规定,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风清气正的好环境。前不久,九江市纪委监察局微信公众号“廉洁九江”发布消息,都昌县对5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某镇原人大主席张某违规为其女儿操办婚宴,收受了本单位同事和下属单位礼金,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广大网民群众纷纷为纪委机关坚持铁面执纪点赞叫好,说明广大群众对“四风”问题深恶痛绝,对铺张浪费深表反感。群众始终坚信,执行规定没有法外之地,纪律面前没有“铁帽子王”。作为有声望、有地位、有影响的后起之秀省级重点中学,更应当切实做好的表率而非起坏的示范作用。
个别教师总认为,自己是一介教书的,不是领导干部,所以不需要遵守八项规定,可以不受规矩、纪律约束。殊不知,作为一名人民群众纳税人供养的全额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享受社会尊重、获得高于普通劳动者社会地位的人民教师,特别是党员人民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应当符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标准,而不仅仅是用普通人的标尺要求自己。党有党纪,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在习主席强调守纪律讲规矩的今天,在全面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当下,教师只有严守师德规范才能无愧于“天地君亲师”这个神圣称号,才能重拾学生、家长、社会的信任。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四个全面”的大背景下,每个公职人员都不应置身事外,须知教风也是软实力,建议二中的领导应当警觉,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懂得教风不正如何培育国家栋梁?

这种风气改制止!
宴请铺张几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