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市镇:大棚毛桃上市早 填补空挡效益高


尚市镇:大棚毛桃上市早填补空挡效益高
孙华龙汪硕
5月12日,尚市镇有余村1组的塑料大棚里,鲜红欲滴的毛桃红不软挂满枝头,移民龚传军父子正在棚里采摘桃子,由于阳光、温度、水分控制适宜加之梳果得当,他们家的从江苏引进的毛桃品种红不软今年五一左右就陆续开始成熟了,比最早的油桃品种518还早半个月左右抢鲜上市,不仅填补了鲜桃市场的断档期,也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上市早、口感好,龚传军家的桃子基本不愁销,慕名专程从随州驾车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零售一斤10元,摘得还没卖得快,上市的第一个周末父子俩卖桃子就卖了4000块,谈起上周的火爆景象,龚传军父子笑得合不拢嘴。
龚传军一家是2009年丹江口水库移民,落户尚市后在县移民局和镇村两级的帮扶下,龚传军一头扎入尚市镇传统油桃产业,由于经验不足、竞争太大,前几年投资基本打了水漂。2014年在镇农技人员龚桂强的指导下,龚传军从江苏引进毛桃品种红不软,正式开始试种,四年间,龚传军父子一路克服各种困难,架大棚的杆子倒了,他们半夜冒雨起来撑;大棚桃树授粉困难,挂果少,他们多番辗转找到农技专家;桃子熟了没销路,他们起早贪黑在路边守摊。三年磨一剑,一切辛苦在今天终于有了回报,进入第四年,大棚桃树进行丰产期,看到一天一个样不断长大的红不软,龚传军父子喜笑颜开,他家种了三亩大棚油桃,按每亩两个大棚100棵桃树、一颗桃树结果50斤、每斤最低收购价5元算起,保守估计今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以上。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龚传军还在酝酿着自己的微商梦,路边摆摊虽然售价高,耗费时间不说风吹日晒人也辛苦,也有水果店和网络电商跟他联系,卖给他们虽然省事,但价格打了对折,自身辛苦种来的果子贱价卖了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刷着朋友圈看着新闻、念及国家的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看着日益扩大的微商买家群体,龚传军也想试水做下微商,乘着改革的东风,将自家种的桃子卖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各地。

上市早,价格高,而且还是毛桃子,这家有眼光。

这样的我不喜欢,主要是桃核还是软的,一口就咬到桃核了

毛桃不错现在的油桃一点甜味都没有

我记得毛桃是所有桃子中熟得最晚的呀,熟得这么早,不知道甜不甜呢

还是时令水果好

毛桃深圳15一斤,一个大几块

尚市名副其实的水果大镇,观光农业大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