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电商化转型思辨:艺术电商需要培养期

(图为:雅昌艺术网总经理朱文轶)
donews1月22日消息(记者 安宏)艺术品电商在过去的2013年进入了爆发阶段,各大艺术网站、画廊、拍卖公司纷纷建立线上交易平台,亚马逊、淘宝、国美等大众电商也展开对艺术界的“入侵”,电子商务圈地脚步已延伸至艺术品行业。
雅昌艺术网总经理朱文轶近日在接受donews记者专访表示,完全的艺术电商时代还需要一个扎实的培养期,雅昌艺术网目前要做的是进一步扩充其在一级市场的数据优势,并将艺术市场的真作存储在平台上,与艺术家建立鉴定通道,形成线上支付的准备窗口期。
弥补短板试水艺术品o2o市场
从媒体平台到垂直领域电商,雅昌艺术网正在经历一次转型的过渡期,并卡位基于艺术品电商o2o模式的线上导购网站。
“我们在线上更多地是扮演类艺术经纪人的角色”朱文轶表示,雅昌艺术网成立的买家服务部将对在线上询价的买家进行需求分析和数据挖掘,并把其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卖家,以完成对接。
艺术品o2o线上交易模式深远生存空间的拓展还有赖线下资源的积累和运作。朱文轶透露,与淘宝模式相反,雅昌艺术网在今年已联合30—50家画廊推出“诚信画廊联盟”:联盟画廊提供的所有作品均经过艺术家本人鉴定,由雅昌进行备案存储。同时,与画廊联合推出保价回购机制,承诺可以每年高于原价8—10%的价格进行艺术品回购。
随着雅昌艺术网艺术家频道和画廊黄页的上线和数据的逐步完善,雅昌艺术网电商化雏形逐渐清晰,但与目前国内现有的一些艺术品电商相比,雅昌艺术网的转型还是稍显滞后。
对此,朱文轶表示:“雅昌过去的媒体气息非常重,在重新思考自己优势时,发现过去对资讯方面的强调正在稀释用户的核心交易需求,而产品形态的老旧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脚步。”目前,雅昌艺术网正着力于弥补过去的两大短板,加强社交属性和web2.0化形态,形成清晰的艺术生态生态领域包罗机制。
限定领域垒高行业竞争门槛
有专家认为,艺术品电商难成大器,在需要精耕细作的艺术收藏领域,“快销”模式始终显得格格不入。实际上,确实并非所有的艺术品都适合电商这一销售模式。价格较高的古代绘画作品、书法艺术等因真赝鉴定问题很难在网上完成交易,相对而言,价格略低且辨识度高的作品更适合在网上买卖。
“目前,盛世收藏、嘉德在线等在线交易市场并没有明确交易商品防火墙,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书画和近现代书画的利润收入能够弥补一部分运营成本。”但在朱文轶看来,作为稀有竞争资源,古代和近现代艺术品一定还是会发生在拍卖界已经成熟的二级市场,由此,雅昌艺术网对未来线上商品定位进行了明确的领域限定,将当代艺术品交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然而,受到当代艺术品参与和流通频次限制,市场定价问题终将成为阻碍其电商化发展的绊脚石。 对此,朱文轶表示,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和交易体量的增长,当代艺术品的市场将拥有更多定价参照标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两三年内,云集上千家平台,整个市场规模却还不足传统市场1%的艺术电商领域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少部分专业人士利用知识不对称谨慎小心地维护市场的行为,已经成为大量外部资金想要入局却无法绕开的屏障——艺术品行业的畸态发展让电商化步伐略显凝滞。
朱文轶认为,艺术行业因存在艺术品的鉴定和定价问题造成的高门槛、高垄断性导致大量外部资金无门而入,“艺术品电商发展趋势已逐渐清晰,却尚未有明确的行业规范。许多外围投资人反应,艺术品行业的水太深,如果一味以外部力量强攻,往往会不得要领。”实际上,雅昌艺术网所做的,就是继续抓住艺术品电商化的时间窗,扩大竞争壁垒,以谋求长期发展。
对艺术品电商市场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