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人家早年是从湖州搬来上海的。几年前,老人走了,听他孙子说了一些关于老人的故事,才知道老人原来是湖州双林镇的大户人家,随笔录一些,也算湖州的一些典故。
另外,也希望双林镇的人士,能够提高一些更多资料,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他。
老人叫郑同赓,字见南,生于1893年左右,一生经历了清、民国和共和国。原为湖州双林镇人,为镇上大家郑家的后人,其祖父为做过浙江巡抚,并创建双林镇崇善堂的郑祖琛。
郑见南从小立志农业,并于民国九年在双林镇柘地300亩,建立农庄,种植花木果蔬,共千余种,探究农科,为研究农科,他又于农庄边,建造见南别墅,南望含山,西眺湖州群山。农庄后毁于日寇之手。
抗战胜利后,郑先生迁居上海,总结历年农科研究心得,著书立说,并于1951年由广益书局出版了《实用养鸭法》《怎样种大蒜》 两本书。他可以说是中国农科研究的先驱者。
另外,也希望双林镇的人士,能够提高一些更多资料,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他。
如有资料,请跟帖。。。。。。。。。。
半个双林人也顶
郑祖琛(1784—1851),为广西、云南巡抚,道光三十年加太子太傅衔。你说的老人是其孙子,和你交谈的又是老人的孙子,算下来也应该是郑家定字辈,且年岁已高。因为现在双林的郑氏后代,定字辈的孙子的年纪也都在50左右了。
我也是双林滴,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