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规模188万亿元!过去的10年,中国最有钱的一群人买了什么?

临近年关,各个行业都在总结一年的成绩,金融市场也不例外!
2007年至2017年,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经历深刻演变的十年。十年中,中国资本市场几经起落,财富管理行业蓬勃发展,财富管理产品市场的配置结构、人群分布、投资理念及行为模式均进行了一轮深度调整。
经过对这十年财富管理市场的梳理,针对一些有趣的问题找到了答案,比如说,中国最有钱的一群人买了什么?
截至2016年末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市场。2016年末中国私人财富规模约165万亿元人民币,是十年前的6倍,在全球占比14%,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私人财富市场,规模更是接近排名第三、第四位的日本和英国之和。
据预测,2017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188万亿元,高净值人群(即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人群)增至187万人。随着中国财富管理市场金融产品种类和策略的不断丰富,以高净值人群为代表的投资者过去十年间资产配置发生了巨大变化。
金融产品占比显著上升
2006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中70%为现金及存款,剩余部分有近一半投向不动产,少量的资本市场产品投资主要投向股票和公募基金。
到2017年,个人可投资资产中现金及存款的占比已降至41%,投向金融资产的占比则显著上升,达到35%。除了传统的股票、债券、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外,信托、基金专户、券商资管、私募股权等其他境内投资乃至境外投资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与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到2017年,个人资产中投向不动产的占比相较于十年前上升了6%。可见,房地产仍然是有钱人士比较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
重点加配4类金融资产
过去十年间高净值人群主要加配了4类金融资产:银行理财、资本市场产品、境外产品、私募股权。
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是过去十年间中国私人资产配置中占比提升最显著的一个金融产品,占比从2007年的3%增至10%。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财富管理产品类别,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规模余额已达28.45万亿元。
资本市场产品目前在中国私人资产配置中仅次于现金及存款和投资性不动产,位居第三。资本市场产品包含个人持有的股票、新三板、债券和公募基金、证券私募等。截至2017年1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已突破10万亿大关,合计11.41万亿元,证券私募管理规模则达3万亿。
在过去十年的中国,境外投资和私募股权两种金融产品则在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已在中国私人资产配置中占据一席之地。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境内高净值客户的海外配置资产量年均增速38%,远超可投资产总量20%的水平。
高净值客户出海首选配置另类资产,整体来说,目前境内投资者接触的海外另类资产,主要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房地产基金三大类。
就私募股权而言,2016年中国市场发生的私募股权投资金额突破8000亿元,是2006年的5.7倍。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两年内增加超过45%。
倾向于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理财
从理财方式看,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理财。
2009年到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通过专业机构管理的可投资资产占比从不到40%提升到超过60%,且平均使用的机构数量超过2家。
随着金融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投资的日趋复杂,未来通过专业机构理财不仅仅是高净值人群的选择,更是大众投资者的理想理财手段。
哪种金融产品最赚钱?
随着1998年第一只公募基金的问世,金融产品市场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此后金融产品的种类和策略不断完善丰富。
从收益角度看,2007年至2017年间各类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呈正相关。权益类产品带领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固定收益类产品则为投资者获取稳健收益。
2007年至2017年历史业绩表现显示,高风险的权益类产品体现出高收益特征。股票公募、私募及对冲基金均为投资者带来10%以上的年化收益,远高于同期上证综指2.1%的年化收益水平。
其中,股票私募的年化收益最高,达到12.8%。波动率方面,在市场表现最差的三个年份即2008、2011和2016年,股票公募和私募产品跌幅均远小于指数。
另一方面,相对低风险的产品也为投资者获得超过通胀和存款利率的回报。具体而言,2007年至2017年银行理财、集合信托和债券产品年化收益位于5%至7%之间,均优于中债总财富指数同期表现。货币基金则以3.3%的年化收益跑赢了2.8%的通货膨胀。
股债基金长期跑赢市场
从2007年至2017年第三季度近十年的区间回报来看,公募基金长期收益亮眼。
其中,偏股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约为10.5%。大幅超过同期沪深300约5.9%的年化收益。债券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约6.3%,同样大幅跑赢中债总财富指数约3.6%的年化收益,体现了公募基金的专业资产管理水准。同时期货币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水平约为3.3%。
值得一提的是,分年度看,公募基金牛市属性较强,在牛市环境中业绩具备高弹性。
数据显示,在2007年、2009年和2014至2015年a股牛市环境下,偏股基金均能录得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年度收益;在2014年至2015年债券牛市中,债券基金连续两年的平均年度收益均超过10%。鉴于公募基金牛市属性的特征,对市场环境有判断能力的专业投资者而言,公募基金可作为其在牛市环境中博取高收益的投资工具。”
了解了这10年中国这些富人做了些什么,文章开头商君提到:2017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188万亿元,这笔数据细分下来,相信也有部分人手握重资,那对于这笔财富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应该是这部分人接下来要思考的事了!1月19日,时代华商商学院董事长班邀请了中国排名第一的财富管理律师陈凯讲授《企业家财富保护与传承》,陈律师会深度分析各种方法!欲知更多信息可在下方评论留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