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大纲下——第十七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中外历史大纲下——第十七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中外历史大纲下——第十七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程结构图和知识点梳理
一、课程结构图
其次,对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天阿降临最新章节爆发的原因
1.经济根源:1929年的大经济危机引发了一场政治危机
2.国际政治的根源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历史传统的根源: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封建残余,尤其是军国主义传统
4.文化根源: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历史文化特征
5.其他原因:
西方列强的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地方反法西斯战争没有很好地配合,使得地方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二)雅尔塔体系评价
正面评价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一轮世界大战的爆发。
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
1.雅尔塔体系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在世界两极格局下,世界趋于分裂,局部战争继续,世界长期处于不安状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我就是阴阳先生有声小说阿富汗战争。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的权力政治,为二战后的权力政治创造了极其恶劣的先例。几个工业大国在其他国家背后任意划分范围,并强行将它们的国家政策推给其他国家。虽然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一个战胜国,但它受到了战败国的对待,缺乏发言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利益。
3.国家边界的重新划分和国家的分裂导致了人口的大量迁移,削弱了世界局势的稳定。
(3)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分析
(1)1936年,弘毅建立军事法西斯政权后,吞并中国并侵略太平洋地区成为其基本国策;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侵略中国东部,为侵略太平洋地区奠定了基础;
德国在欧洲取得了成功,激发了日本的野心,日本认为时机已经到来;
③缺乏资源的日本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作为其主要侵略目标;
④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损害了英美的利益,美英对日本实施了经济制裁;
⑤日本军事部门积极备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