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一位突然很久没联系的客户给我电话,说要和我聊一些事情。我很诧异,因为当我接到他的电话的时候,我甚至想不起来他是谁,什么时候跟他有过联系了,但出于礼貌,我还是和他见了面。
他跟我先是说了一些他到德国投资创业的困难和成功,然后话锋一转,说他现在发现了新的商机,要从事新的业务了,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问什么业务,他说,他开了一家咨询公司,帮助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包括移民,留学,企业咨询,公司兼并……
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和我大学好友在法兰克福见面的时候聊天。我大学好友在德国博士毕业,现在在法兰克福一家非常有名的咨询公司工作,从事中国企业赴欧洲投资兼并等咨询业务。那天她很无奈的和我说,在德国各大城市,至少有上千家小的咨询公司,在做同样的业务,这些咨询公司又与上千家律师事务所合作,每家公司都宣传自己是最专业网络最广的,让客户如何选择?她们公司在当地已经非常有名,但是还是经常碰到客户抱怨说费用太高,因为其他咨询公司费用非常低……这一行的门槛低到随便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开一家咨询公司了……
是的,现在这样的咨询公司眼花缭乱,已经让人不知道该信谁了。
我问那位很久不见的客户,你懂得德国法律吗?你知道德国税务吗?甚至,你学会德语了吗?他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不过他马上说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中国有人脉,我有了客户,给那些德国律师操作不就行了?我只要赚一些差价就可以了……
什么时候咨询这一行业就和小商品市场倒卖商品那样容易了?曾经读书的时候,教授说咨询业是最具有挑战的行业,因为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巨大的人脉……可是今天,似乎咨询公司成了门槛最低的行业。
我想起曾经带德国客户去中国某地一著名的小商品市场,德国客户看到巨大的市场,此起彼伏的叫卖,而很多的摊位卖的产品几乎都千篇一律,没有差别,感到非常诧异。他问,那如果他要买某个产品,如何从如此多的摊位里找到一家合适的呢?他们都卖一样的东西,如何竞争呢?
如何竞争?我想就是拼人脉和价格了吧?至少产品看上去真的是一模一样。
我又想到一则故事:
一位犹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犹太人来了,开了个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开了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一位中国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中国人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这里是否可以引用:一个中国人在德国建立了一家咨询公司生意特别好,于是在德国的中国人纷纷开始建立咨询公司。做批发的,开餐馆的,做旅游的……全都改行做咨询了。
所有的人都在拉人脉,通过百度,谷歌,媒体,报刊,微信,微博进行宣传……
有人抱怨中国企业寻找咨询公司非常看重价格。
我现在很能理解中国企业的选择和困惑:如果我是一位对德国不很了解的中国企业家,当我从各种渠道获得了无数咨询公司的信息,我如何从这么多咨询公司里面寻找出一家靠谱的公司来?当我面对如此多的信息的时候,我就像那位站在小商品市场门口手足无措的德国客商一样,不知从何入手。
那么,为了避免花冤枉钱,我只能选择最便宜的,甚至免费的公司。难道不是吗?这能够怪我贪图便宜吗?
而作为德国的咨询公司,又如何从如此多的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呢?恩,除了人脉,就是拼价格了……我在想是否会在德国出现一个“马云式人物”,干脆提供免费服务,这样倒好了。淘宝不是通过免费手段在中国打败了ebay?滴滴不也是通过大量的补贴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
好吧,仔细想想中国人竞争就是这一个意识,比谁便宜,比谁敢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