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公交车,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求也越来越 ..


小时候,小学幼儿园都在村里读读,偶尔上回镇,也是父母自行车载载的。
记得小学五年级,班级得了前三,父亲奖励一辆自行车,自此,周末经常和同学们骑自行去街上玩。
后来,上初中了,初一前暑假补习都是骑自行车去上学的。
记不得是初中一年还是仅仅只是初一第一学期,反正,那个时候学校有校车专门来村里来接的。
冬天的时候,一般都是天很黑就出门等车去了,而且偶尔为了有位置,会和小伙伴多走1.2公里路,去校车更前面的一个村去坐。
也有的小伙伴,就包村里的面包车,一般都是十一二个人挤在一起坐车。
后来,有了公交车,放学回家,挤公交是个大事,作为女孩子,有时候挤不上很正常,等个一个小时也很正常。
当然,我们偶尔也有坐不上公交车的时候,就只能步行回家,大概走个一个小时也到家了,估计在7点半多。
记得有次是下雨天,走到家,鞋底湿了,脚是白白的。
那个时候,父母也没有说着急什么,一般都是几个小伙伴一起上学放学,看自己孩子不在家,最多去小伙伴家里望下。
也没有手机电话什么的。
谅我现在晚上也不敢走,就算现在有路灯,那条路,旁边都是山,要么是田,慌兮兮的。
如今,社会进步了,我们对公交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哪里不通了,哪里怎么还不能直达,有些公交车越改越糟了。
我们似乎已经无法想象那些没有公交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那些6字开头通往乡下的公交车,我们熟悉了十几年的公交车,熟悉了十几年的线路。
在这次大改革中,都已经被改的差不多了,或者更不方便一些居民的出行了。
说真的,真心有点不习惯,也许我们的孩子辈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想每一次线路的设定与调整,公交公司的人不可能乱改一气,总有人得利,有人不方便了。
或许他们有些地方的确欠考虑,那么我们可以提意见。
他们也可以不听。
最后,弱弱的问下,我们隔壁镇什么时候晚上有公交车,我们隔壁镇什么时候有公交车是开往金柯桥大道上的,让2个镇的在柯桥的上班族不用转车,因为我们隔壁镇不管来柯桥还是绍兴,都是要路过我们村的。
还有,什么时候,我们在绍兴的公交车上,遇到险情了,不是敲打玻璃正中央了。。。

我就随便写写的,沙发自己坐

公交是基本的社会福利,我们不指望上学不用钱,不指望生孩子有钱拿,不指望每年年底收到国家的红包,不指望看病国家报销,我们不指望个人税收减免,不指望,,,,,
我们就指望类似于公交车这点福利,能多给点给老百姓,班次多点,到达的地方多点。。。空调车多点,免得风吹日晒,,
再说绍兴这地方难道税收收了100多个亿,这点福利拿不出来吗

你说的隔壁是夏履桥?应该是,总不至于是衙前吧

应该不是的,我猜是齐贤,要经过金柯桥大道的。

齐贤夜公交不是有的么

扯淡来了

这种文章居然居然不加分。。。。

我读书的时候4点半放学,从没有坐不上公交的情况发生……

知足吧.我们哪里上街走路有的要走几个小时的路.背上还要背点东西.走几十里路.小日子一样过的有滋有味.别他妈的生在佛中不知福.还挑三拣四.

现在人其实有点想当然,公交原先都是企业,政府刚收购就是希望能做好最基础的一块,交通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很大的一个原因。现在城区内的车都是无人售票,一块钱,这其实已经是在实施惠民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