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5日,一个新的名词“田园综合体”被写入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文件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
农民合作社
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
那么,田园综合体到底是什么?我们有可以如何操作呢?
一、田园综合体是什么?
(一)田园综合体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模式。
1.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支点和新引擎。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找到新支点、新平台和新引擎。具有多元集聚功能的田园综合体恰好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优良载体。也就是说,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2.田园综合体将成为高端人群的集聚地。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作为主要潮流的城市化,和非主要潮流的逆城市化是共同存在的。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城市,逆城市化的主要群体是高端人群。可以预见,在较为发达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将进一步扩散。
3.田园综合体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本。
依托田园综合体,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园特色,又实现现代居住功能。借助聚居功能,田园综合体也将成为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佳空间。
4.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突破口。
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新第六产业”,实现现有产业及载体(农庄、农场、农业园区、农业特色小镇等)的升级换代。
5.田园综合体将成为乡村旅游从观光体验向浸染互动跨越的新动能。
田园综合体的真实图画、乡野氛围、业态功能等,可以带给人们真实的田园体验,实现乡村旅游从“玩一把”向“住下来”、从“浅花钱”向“深消费”转变。
6.田园综合体将成为乡村地产转型的强大动力。
田园综合体包含新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同时,田园综合体在土地盘活机制、建筑特色、适宜人群等方面将有一次飞跃式的变革,借助这一载体和平台,乡村地产将寻找到新的发展“蓝海”。
7.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农民脱贫的新模式。
田园综合体集聚产业和居住功能,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路径。各种扶贫政策和资金,可以精准对接到田园综合体这一“综合”平台。
8.田园综合体可以为“艺术乡建”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为乡村文化提供良好的传承平台。
借助田园综合体的文化建构,乡村治理将获得更多的深层次文化支撑,助推美丽田园、和谐乡村的目标早日实现。
9.田园综合体将成为乡村复兴梦的核心动力。
田园综合体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奏响“三农”发展全面转型的“田园交响曲”!
(二)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商业模式方法论
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三)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
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就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
1、企业承接农业,就可以避免实力弱小的农户的短期导向行为,可以做中长期产业规划,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2、规划打造新兴驱动性产业——综合旅游业,也可称之为文旅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在基础产业和新兴驱动性产业起来后,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就会发生大的改变,该地区就可以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为原住民、新住民、游客这三类人群营造新型乡村、小镇,形成社区群落。所以也可以这样描述,田园综合体最终形成的是一个新的社会、新的社区。
综上,田园综合体就是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早在2012年底的时候,我国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
田园综合体的综合产业体系构建
农业休闲综合体的综合产业链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四个层次的产业群。
1、核心产业是指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活动。
2、支持产业是指直接支持休闲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的企业群及金融、媒体等企业。
3、配套产业是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等等。
4、衍生产业是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
目前城乡二元的矛盾越来越大,包括城市的雾霾,农村的人才外流、土地荒芜等问题突出,归根结底就是人的矛盾。真正的田园综合体是以城里人为基础,引导到乡村的模式。
二、
田园综合体搞什么?
田园综合体的定义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关于主体的定义,它强调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农民能够充分参
(一)循环农业就是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
(二)创意农业是以审美体验、农事体验为主题,具有养生、养美、体验品味的功能和快乐,提供给在快节奏工作中的人放松的地方,增添被高楼大厦包裹外的乐趣,目的是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城市增辉。其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三)农事劳动就是休闲农业中将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城市居民则通过身临其境地体验农业、农村资源,满足其愉悦身心的需求。
三、田园综合体怎么搞?
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田园综合体有何魅力?
(一)建设原则
田园综合体包括农业、文旅、地产三个产业。
1、农业产业——要做三件事: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csa(社区支持农业);
2、文旅产业——要打造符合自然生态型的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的组合,比如主题乐园、不同的度假产品和度假村、精品酒店、民宿集群和营地等,组合中需要考虑功能配搭、规模配搭、空间配搭,此外还要加上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以多样的业态规划形成旅游度假目的地;
3、地产及社区建设——田园社区属于地产的一部分,服务于原住民和新移民,以及旅居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也希望美好的发生,与原住民和谐共生。同时,社区分两类,一是结合宅改、土改的政策和试点,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进行开发;另外一种如果条件允许,利用国有建设用地为基础的开发,这两种社区混合进行。其中集体用地与村集体的利益挂钩,农民把自己的资产、土地和宅基地进行入股。无论改建还是新建,都需要按照村落肌理打造,也就是说,即使是开发,那也是开发一个“本来”的村子,并且更重要的是要附着管理和服务,营造新社区。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不是要打造一个旅游度假区,而是打造一个小镇本身,只是这个小镇有很多旅游度假设施,小镇本身也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价值。在城市综合体营建理论中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原则,在田园综合体中同样适用。农业+文旅+居住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综合的业态逻辑,以复合农业为基础,把特色产业进行有机的联系,最终造福于当地。
(二)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1.景观吸引核: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
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
2.休闲聚集区:为满足客源的各种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产品体系
可以包括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垂钓区等。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3.农业生产区: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
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
4.居住发展带: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
居住发展带是田园综合体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形成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以此建设居住社区,构建了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5.社区配套网:城镇化支撑功能
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等,我们称为产业配套,由此形成产城一体的公共配套网络。
(三)产业延伸与互动模式设计
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四、田园综合体要做什么?
首先关于
主体
的定义,田园综合体强调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农民能够充分参与和受益;其次在产业内容上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
循环农业——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
创意农业——以审美体验、农事体验为主题,具有养生、养美、体验品味的功能和快乐,提供给在快节奏工作中的人放松的地方,增添被高楼大厦包裹外的乐趣,目的是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城市增辉。其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农事劳动——休闲农业中将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城市居民则通过身临其境地体验农业、农村资源,满足其愉悦身心的需求。
其实,中央提出的以农为主的思路,与地方政府引进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并不相互排斥,它的目的是强调保护农民的利益,在开发中不能忽视农民的诉求,一切要以农民为基础。因此,田园综合体最合适的开发模式就是“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
上述模式中,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都可以是多个,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一般以田园综合体内不同区域为单元,或者以开发内容为单元。以后者为例,如在田园综合体内需要改造原有农房以承接度假、旅游等项目,就可以动员农民以农房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出资或引进资金对农房进行改造。
一般的改造模式是:外观上保持村落原始风貌,内部装修星级化,设施一应俱全。农作物需要连片种植的,可以流转土地,也可以土地入股方式,后者更有利于调动区域内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田园综合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从长远看,能否真正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五、田园综合体:模式升级,带动乡村发展
产业经济结构多元化: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经济结构,开展农业种植与休闲娱乐体验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如营造农作物大地景观,依托成片花海营造景观与婚纱摄影等娱乐项目相结合;种植果蔬,将农俗体验与其相结合,上山采果摘茶、下地挖野菜,池塘边垂钓等等;此外,利用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开发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乐趣。
产品模式升级:从单一农产品到综合休闲度假产品,如生态水产养殖度假区,利用自然水体发展养殖业,让游客者体验垂钓、观鱼的乐趣;葡萄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