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二王”之中国著名板画大师王炜先生访谈


板画大师王炜先生
临沂民生网讯:(记者王军宝、季本晨、**)2015年9月20日,当代“二王”之王炜先生,应邀出席“世界孝友大会”新闻发布会来到临沂,午休间隙,临沂民生网记者就临沂如何研究孝文化、发扬书文化等问题专访了王炜先生。
记(记者,以下简称记):请王先生谈谈临沂人建设的大、美、新临沂印象好吗?
王(王炜,以下简称王):可以,只是我来到临沂还没有来得细看,坐在车里,看到,临沂已具备城市规模,非常飘亮,临沂不仅是城市建设大美新。在党的十**以后,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环境好。王先生还透露,他们父子已决定把他们几十年的创作精品安家书圣故里临沂,第一步先把工作室安在临沂,当代“二王”作品珍藏馆逐步建设。把“世界板画艺术中心”设于临沂。并说这项工作已得到临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想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这件事一定能办好。
记:王老师您怎么看孝文化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谈到孝字,73岁的王炜先生,充满了自豪和激情,他说,他非常幸运,生活在一个艺术世家,家中有98岁的老父亲,而且父亲还是自己的老师(当时在中央美院上学的时候,父亲是那里的教授,正好教自己),在板画方面,父亲是中国板画艺术的创始人,自己又选择了板画专业,可谓子承父业。正应了《书经》“善继人之志为孝”的名言。先生还记起跟父亲学习,十四时创作(刻)一件作品《踢足球》很火,那他的处女,到现在还是艺术领域的一件有着特别价值的作品,被广泛引用。谈起孝文化王先生就很感动,他说:对父亲尊重又相互理解是家庭和睦的主要原因。谈到前几年父亲决定把800件作品全部捐给中国美术馆,作为长子的自己和弟弟们都没有意见,都能从心里理解父亲,并尊重父亲的选择。当时行内人士说,这些市价至少得两个亿,而他们家没有人对这些钱财当回事,这是父亲“齐家”之功,这也可能是使父亲长寿的原因之一。王先生非常骄傲地谈起令人羡慕的一件事:自己过70岁生日,来了许多朋友,让他高兴,也让别羡慕的是,还有95岁的父亲为自己70岁的儿子切蛋糕。更令人羡慕的是,父子俩在艺术上是同志,父子共同在艺术之路上走过了近六、七十年:王先生又谈起8年前在深圳举办画展的事,当时中国文联的**冯远给他们写的前言,题目《当代二王一门风雅》,其中拿他们父子比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称他们为“当代二王”此后行内人士根据他们在艺术的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不谋私利的大度,广泛认可了“当代二王”,父亲高兴地说以后每五年举行一次画展,要连办两次,老父亲的话充满创造的激情,一定要完成老人的愿望,现在父亲已98岁,还有两年,现在身体各方面都很建康,举办“百岁”画展绝对没问题。由此,王先生又谈到他们比羲献二王父子还要幸运,王羲之活到59岁,王献之只有42岁。而他们父子的艺术创造之路却长了很多,这也是能够有今日成就的一个原因。
谈到孝文化是王家是一个个案,这个优秀的传统,这个个案大家可以也应该研究一下。现在他们家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
记:再请王老师谈谈书文化的发展前景
王:临沂文化底蕴很厚,有世界文明史上的高峰书圣王羲之,这座丰碑给我们当代树的目标,习主席曾说过,当代中国文化艺术有高原没高峰,说的很好,记:插话说:业内人士还评论当代中国画坛是全军覆没。王先生同意这种看法,因此再谈王羲之更觉临沂之幸运,中国之幸运,有这样的丰碑在这里,大家有目标有奔头有方向,这是临沂的光荣也中国的光荣。王先生谈起王羲之、王献之,那是如数家珍,谈到王羲之时代,王谢二大家族,人才茂盛,谢家有谢安很有名,他也和王羲之一样,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军事家、政治家,他亲自指挥了著名的肥水之战,前线的总指挥是他侄谢玄等。谢家还有才女,谢道蕴,后来成了王羲之的二儿媳妇。先生似乎神逰物外,仰幕先贤之情,溢于言表,可见得到王炜先生的成就不只是传承自己父亲,他的追求很高远,他把羲之这座高峰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立志要在高原上再现当代高峰的雄心,又似乎与年龄无关,只有艺术的高度在那里,等他去赶超,他的艺术灵魂已到空寂之境,先生谈到这里又透露出另一个秘密,他上车前遇到一个到京开会的高僧,一眼就看到他了,他法名叫禅和,我法名禅荷山人,真是有缘啊。说到这里,记者才发现王炜先生一洗粗布黄衫,有高士之风,谈吐舒缓,从容有节,真大师风范也。谈到这里王先生不禁又由王羲之谈到自己的父亲,他在美术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直到80岁才退休,这是以后没有的事了。父亲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文艺老兵,他的战友都不在了,因此我父亲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后,整天被大批记者包围着,称他是中国板画艺术的活化石。父亲在美术界的地位崇高。但是父亲的艺术不是走市场,所以社会上名气并不是大。正如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说的,不能用市场来绑架艺术,父亲正是这种情况。他的作品,没有走市场,所以没有传他的作品价值几十万、几百万的,所以说关于板画艺术还得做艺术的普及工作。老百姓的认知率还不太高,到哪里搞画展都得普及一下什么是板画,这个艺术品类的历史,只有七、八十年,是父亲开始当作艺术来研究创作的,以前的传统板画风雕板、印刷都是分开,是实用为主的经营行为,只到父亲这一代才开始艺术的对待她,所以父亲的贡献是很大的,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现在中国已有多处“当代二王”或王琦作品艺术馆、精品珍藏馆。下一步这个珍藏馆在临沂建,王琦、王炜父子决心要为书圣故里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