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层谋求改变,改变的方向和策略在此不多描述。我作为教练和顾问全程参与了这个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更新和强化了自己的企业变革思路。内容很多,今天先分享一下两点:
1、 在变革中的高层领导需要要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并且让改革的诸多措施沿着价值观所指示的方向前进。
当然,这里说的“明确”,不是“坚持”的意思,如果以前或者现在的价值观不符合老板和现状的需要,当改则改。
这个公司有个很重要的价值观,就是“善待员工”。这并不是嘴上说说,这个观念来自于公司已故的创始人。虽然已故去多年,但在公司里还时不时能听到他善待员工的故事,并且现有这批干部,大部分是在公司服务五年以上的,相当部分还是开厂时就在的,他们当时都接受过老板的善待。
改革开始的有些措施,比如裁员、比如减薪,反弹之激烈出乎意料。后来分析,是否我们让员工认为或感觉到这个价值观在变化?既然这个价值观我们认为很重要,并且决定坚持,那我们有没有让员工知道这一点?根据这一点做了些调整,效果立现。
2、 改革的各项措施要做各个层面的动力和阻力分析。
有句话是“管理的捷径不是最短的直线道路,而是阻力最小的道路”。
毛主席在革命早期也做过社会调查,并写就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各阶级的现状和面对社会变革的反应做了分析。
同样,在变革中,所有的措施都要做动力和阻力分析。针对措施影响的相关人员,分析他们面对或实施这个措施中的动力是什么,阻力又是什么?这个动力和阻力包括理性和感性的两部分。
最佳措施的特点是给员工足够的动力,同时没有什么反对理由的措施。
有人可能要说了“这怎么可能?”
记得之前看过“抉择”这本书,高博士在书里讲了“世界是简单的,同时又是和谐的”,并用了很多篇幅在说明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