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故事]老哥买房记(一):发个牢骚


老哥买房记(一):发个牢骚
小硕一枚,二十七八。5月份第一次来湖州,就被它“小而美”的闲适调调所吸引,决定将一直浪荡的心收紧,在这里安顿下来,重新开启一段生活旅程。
工作稳定后,便考虑着房子的问题了,所谓“安居乐业”,看着周边苏州、无锡、嘉兴、杭州的房价蹭蹭地猛窜,当时还觉得,湖州的房价很“亲民”嘛,好好工作、努力攒钱,将来买一套三居室,在江南水乡逍遥后半辈子吧,殊不知,我简直是在白日梦游。
7月份工作开始,便发觉房价早已不对劲儿了,仁皇山附近的楼盘,唉哟喂,像翰林、天际、山水华府等,不是我等小民敢想和敢抢的,一万两三千一平的价格你还不一定能抢到。于是想着刚工作,买一个便宜点的二手房吧,要么位置远,要么面积小,于是在“位置”和“单身公寓”两个选项里纠结要死。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一直涨,一直涨……
这期间,看*、湖州晚报二手房广告、逛南太湖、房产超市网,也去跑过西南区域几个楼盘的售楼处,然而期房+捆绑车位,让首付也得三十六七万到40多万,一穷二白的我表示很是难为情。于是,纠结中,继续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一直涨、一直涨……
既然决定要在这座城市安定下来,房子是必须要买的,瞧着这房价是只涨不跌,于是开始狠心找中介,看房子,期间的一路心酸只有自己知晓……十天前,经过多少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狠心找中介小哥交了定金,决定买西南的一处二手毛坯。现在在凑首付当中,期待着一切顺利,同时眼看着楼市的一路生猛,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为了一诉愁肠,今天开贴记述我未完待续的买房历程,与各位艰苦奋斗的刚需客们交流闲侃、舒解心结。今天,先从一顿牢骚说起——
永晖壹号院开盘,摇号轰抢的场面再次让人震动,今天,同事们都在惊呼,“哎呀,全款都还抢不到房啊,抢不到啊!!!”,“这个社会不正常了啦……”
“全款请进、贷款等待、公积金请回”的残忍现实真实上演,是啊,这个浙北小城田园牧歌的时代已经远去,真是要变天啊!妈蛋,对20几万的首付都凑不齐的老哥来说,心在滴血——没钱,穷,还玻璃心,你有什么资格披上“原谅色”的外衣?!
说实话,这两天闹轰轰的支付宝文案事件,我挺为支付宝叫屈的,文案是很刺痛人心,但“实话总是难听”……支付宝忙不迭地发声明否认策划、制作、发布该文案,并温情脉脉给大众以安慰——“人生不是一段文案,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应该被认真对待。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原始文案很刺痛,因为它并不是无病呻吟,它真切捕捉到了残忍现实里,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年轻一族的生活状态——拮据、敏感、隐忍与无力感。文案末尾,都是那同一句警醒——“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 ”。
然而,这句话,难道不对吗?
年轻时的“穷”,谁都理解,但随着年纪渐长,你不能一直矫情地继续“穷”的状态,至少你要做到“人穷志不穷”啊!
年轻时,你大可以无所顾虑地飘荡,“穷”是一种调侃式的短时标签,但“责任感”和“进取心”则要贯穿一生,且愈发贵重。
年轻,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以夜夜笙歌、穷开心,但年轻渐长,父母老去的速度绝对超乎想象;婚姻家庭的柴米油盐绝非儿戏,别忘了,当你年纪越大,你的父母越老、家庭担子越重,是时候轮到你为他们承担生活的“苟且”了,这是“责任感”。
穷,不是错,但一直穷,你绝对有错!
年轻时,你可以淡泊名利,甚至碌碌无为,但年纪渐长,这种生命的安逸与虚无感只会让你越来越“丧”!在本该奋斗的年轻,请不要贪图安逸。要知道,年轻,是最大的资本,你的精力、体力、创造力与爆发力,若不加以及时利用,等年纪渐大,你只能望着生锈的躯体而一味悔恨。进取心,不等同于狂热地追名逐利、热衷钱财,它更多地意味着生命的热血与进步,你要学会用“更好的自己”去应付更沉重的担子。奋斗正当时,请不要辜负这盛世!还记得那句鸡血吗,——“不想办法暴富,简直对不起这个伟大的时代!!!”
穷,不是错,但一直穷,你绝对有错!
罗振宇说,大城市里真正的社会底层,其实是那些5A级写字楼里,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饭的白领。想想确实,白领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都说如今是阶层固化的艰难时期,但穷则思变,你如果连奋斗进取的勇气都木有,那你也只配待在社会底层。
穷,还玻璃心,还容不得别人点破,有这份矫情的敏感的脆弱,为什么不奋力改变现状?除了父母,没人负责照顾你的玻璃心,尽管难听,但事实真的是——“你若不坚强,软弱给谁看?!”
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除了那个一直穷的自己。

大城市来的套路足,弄个号级别高点的更好

买个房子就不穷了???

湖城梦,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