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一个月前,柯桥区卫计局发布了关于2017年柯桥区妇幼保健院公开招聘计划取消核减职位的公告,令人意外的是,计划招聘工作人员38名,推出的29个卫生专业技术职位共有17个被取消,2个岗位被核减人数,而17个被取消的岗位一共竟只有3人报名。
差不多同一时期,绍兴市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717名警务辅助人员,报名应聘的人数达到6882人,相当于平均一个岗位有十人参与竞争,其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辅警岗位达到了1比99的报考热度。
如此“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就医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无论是区级公立医院还是基层卫生机构,缘何招不到医生?
医院招人遇尴尬
临床医生缺口大
近日,记者走访区卫计局人事科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各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对卫技人员的招聘一直未能满足逐年增加的需求。拿今年来说,计划招收的202名卫技人员最后只录用了92名,因为继续升学等各种原因而选择放弃的招聘人员比例也达20%。
“看到统计出来的数据,我们也很着急,医院招聘医生似乎陷入到了一个‘低谷期’,尤其是临床医生,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基层卫生机构,都很难招聘到理想的人数。”采访时,人事科工作人员也透露出一些苦恼,她说,有时候因部分岗位报名人数未达到1:3的开考比例,不得不取消,而有时候部分岗位实在急需医生,他们也曾降低要求,1:2就开考。
据介绍,相对医生而言,护士的招聘要容易很多,完全可以满额完成招聘任务,而对医生的招聘,除检验科、药学科的招人还算热门,其他岗位即使所涉专业并不冷僻还是供不应求,有些甚至无人问津。例如此次2017年柯桥区妇幼保健院的公开招聘上,被取消的岗位包括超声科、放射科、麻醉科、眼科等,且均无人报名。
存在相同情况的还有乡镇卫生院。虽然2009年柯桥区推出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镇卫生院人才饥渴问题,但依然远不能满足乡镇卫生机构对于医生的需求,尤其是对临床医生的招聘更是难上加难。
区级公立医院
难招高学历人才
昨日,记者联系到绍兴第二医院人事科,根据数据显示,绍兴第二医院最近的一次招聘,录取率在70%左右,她说:“除儿科和医技科相对难招以外,其他岗位的招聘报名人数还是可观的。”
该工作人员坦言,对此院方也分析过难招人的原因,大抵是医院除紧缺科室外,对临床岗位应聘者学历为研究生,门槛较高,更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倾向于省级医院就业;而医技科难招人的原因一来是因为本身医学影像毕业的学生就少,二来则是因为临床医学的毕业生更倾向于报考临床岗位,而非医技岗位。
“如今医疗发展不断加快,除了硬件设施不断提升,院方对人才的渴求度也越来越高。”该工作人员称,在有限的编制下,院方当然更希望有更多高学历人才加入,但毕竟符合专业、学历且愿意留在医院的人才还是少数。
有同样处境的还有绍兴市中心医院。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医院的临床岗位确实存在缺口,一方面是院方在招人时对这些岗位的学历要求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则是柯桥日益高涨的房价也让很多外地人才望而却步。
“在招聘人才时,我往往会从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和地区经济条件等方面为他们分析,如今柯桥房价节节攀升,确实也让很多外地人才不敢来。”该负责人笑中也带着些许无奈。
基层卫生机构“能招一个是一个”
当记者联系到柯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朱少华时,他正在惆怅下半年的医生招聘:“下半年的招聘,能招进来一个是一个。”
柯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是柯桥区口腔医院。作为口腔专科医院,对于口腔医生的招聘,朱少华从未有过担心,但对于临床医生的招聘,他常常为此发愁。“有编制,收入也不低,但就是不能吸引他们来。”朱少华说,除了临床之外,还有医学影像诊断,即放射科、B超等岗位一直很难招人,尤其是本地人,愿意报名的少之又少。
绍兴市中心医院钱清分院负责人冯伟良也提到,基层卫生机构确实一直以来存在招人难的问题,但值得庆幸的是,自2013年3月,原先的钱清镇卫生院挂牌成为绍兴市中心医院钱清分院后,该院的招聘显得容易了不少。
“今年上半年的招聘,我们不仅紧缺岗位也招到了计划人数,甚至还有一位研究生。”冯伟良显得有些兴奋,但他也提到,据他所知,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的乡镇卫生院尽管有着“定向培养”来解渴,但依然很难满足日益增加的就医需要,加上乡村医生的老龄化,乡镇卫生院对卫生人才的渴求度越来越高。
“高不成低不就”成致命伤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进,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逐渐提升,柯桥区在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中选择了“定向培养”。目前,全区已定向培养基层本科卫生人才、专科卫生人才191名,已有28名卫生人才到岗,在全区多个镇(街)基层卫生院服务。
“尽管有‘定向培养’,还是无法解决基层卫生机构医生缺口大的难题,而归根结底还是意识问题。”据冯伟良分析,钱清镇卫生院的招人开始有所起色是从挂牌了绍兴市中心医院以后,应聘人员看中的是“绍兴市中心医院”这一平台。
事实上,医学生流失、高风险高压力、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也是目前医生招聘难的主要原因。在与几位相关负责人的聊天中也不难发现,如今大部分医学本科生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简单说,绝大部分本科生一门心思往大医院钻,他们认为基层卫生机构待遇差、实践机会少,尤其是临床医生,如果一年都做不了几次手术,没有实践很难获得进步。
而大医院方面,对医生学历的要求也逐年增加,于是一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直接导致了区级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都出现了“招人荒”。在医生紧缺的环境下,平台越小的医院,也就越难招人。
基层卫生机构也能有前途
“其实基层卫生机构也是十分重视对卫生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近年来大力推进乡镇医疗机构的建设,乡镇卫生院的待遇也在逐渐提升。”冯伟良直言,要想吸引应聘人员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就要扭转他们对基层卫生机构比不上区级医院的既定思维。
对此,柯桥区卫计局也在不断探索摸索,希望可以建立更好的机制,制定更好的政策来吸引卫生人才下基层。而包括朱少华在内的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如今招聘医生难,只是处在抛物线的最低点,是一个低谷期,相信再有几年时间,“招人荒”一定会有所缓解。而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乡镇卫生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保障也在逐渐靠拢大医院,相信不久的将来,招揽人才也将不再是问题。
医生老师,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存在很大缺口的。
公务员,呵呵。
做医生收入高、光荣,为何没人愿做,这里必定有问题。
公检法权力大,医生弱势群体
门槛设置太多!只看学历,不看实力,让许多人拒之门外!
升迁慢而难也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