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被会员卡“卡”住
消费者方女士向曾都区工商局举报,称今年2月份她在某健身房办了一张买500元送200元的会员卡,总共只用了120元,现在店面转让了,新接手的店老板说这事跟他们没关系,因此会员卡无法继续使用。据了解,类似的举报,工商部门已接到20起。
店铺关了或店主换人了,会员卡失效了。针对一些服务行业推出的各种美容卡、健身卡、洗衣卡、洗车卡等各类预付费方式消费卡越来越多,打着各种诱人折扣的会员卡、贵宾卡、金卡、银卡“满天飞”。然而,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了这类会员卡后,发现商家原来宣传的优惠难以兑现,自身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护,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卡住。3月8日,曾都区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提示,“会员卡”这种预付费消费方式存在一定风险,消费者应当警慎购买,当心掉进不法商家的消费陷阱。
这类消费方式的主要风险包括:用优惠的条件吸引消费者办卡后,经营者以关门、换主等方式躲避,既不告知会员,也不退还剩余金额;虽然经营者甜言蜜语骗消费者买优惠卡,但事实上持卡消费金额比现金支付还高得多;擅自改变服务内容和承诺,办完卡后,经营者服务“缩水”,以前承诺的服务不兑现,消费者想退卡经营者却不退钱;个别不法商家以办“会员卡”为名借机诈骗,携款外逃。
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支招: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卡前,应了解商家是否有合法经营手续;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经营状况好、经营时间长、服务信誉佳的商家;详细了解合同约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不要被优惠折扣和服务承诺所迷惑;尽量选择预付金额小的优惠卡,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承担风险增高,且须索要办卡发票;若商家不作任何声明突然停业、倒闭,消费者应保留发票等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或投诉 。
这种现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