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品牌之三——关于品牌建设的几个误区

首先,老惯例贴上前几篇文章,这样没看过朋友不会去里雾里了。
《重新认识品牌之一——几个主流的品牌概念》
《重新认识品牌之二——我的品牌心法:一个基本常识,两个机制,两个体系》
今天就是分享几个大家关于品牌的几个认识误区,当然前提是在我的认知体系里,没必要跟我抬杠。
误区一:做品牌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阶段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误解挺深的,跟很多客户一聊就说,我们企业实力不足,没有到做品牌的阶段。
前面说到了品牌其实就是商品的牌子,从你注册一家公司,有了名字,提供产品和服务开始,你就已经在做品牌了,只是径路和时间各不相同。甚至连oem公司也是在做品牌,只不过是在做面向企业的品牌(b2b),与贴牌客户的重复博弈机制。
误区二:做品牌有什么捷径吗?
凡事都想走捷径,是这个快、好、省焦虑时代的重大误区,看着别人快速发展心里就不平衡,总想着这样的好事也能轮到自己。
面对这种思维,我一般都会反问一句,发财致富有捷径吗?用最少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实现巨大的财富增值。有!买彩票啊。但是这个概率能砸中我们吗?
所以做品牌没有捷径,任何所谓的捷径都是赌徒行为。如果你相信买彩票致富,那你就可以去寻找捷径做品牌。
作为甲方,要明白做品牌就是聪明人用足笨功夫。慢慢来,比较快。做正确事,坚定走正确的路,等待被老天眷顾,不眷顾也没事,只是花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而已。
作为乙方,要坚定不能拿客户的钱去下自己的注。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方案都能创造奇迹,但之所以称为奇迹因为它很少发生。给客户的方案一定要想明白,因为那些都是信任我们的客户,我们花的是他们的钱。
误区三:关于“品牌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关于这一点华杉老师讲的非常清楚。
品牌知名度:知名度是个绝对指标,知名度永远不够。如果你比较无聊,是能统计出来这个品牌有多少人知道,所以知名度是一个硬指标。知名度第一,就等于优先被选择权。
品牌美誉度:美誉度是一个结果,不是目的,是相对的。消费者有人说这品牌好,也有人说这品牌不好。就像我前几天写了关于顺丰快递的文章,有人就说顺丰现在服务越来越差了。也许真有这个现象吧,但是不可否认的顺丰还是民营快递的服务最好的最放心的,也许那天快递人员心情不好,所以态度让你受不了,又或许你本来就是一个很为难搞的人。所以美誉度是相对的,统计也没有意义。
品牌忠诚度:只有品牌有全部的义务去忠诚于消费者,反之,消费者没有义务。这是华杉批判最多的一个度,好多品牌专家都说苹果的品牌忠诚度很高,你信不信一旦苹果的产品没优势了,品牌价值下降了,谁还忠诚啊?(其实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所以统计调研品牌忠诚度是非常无聊的事,忠诚怎么样,不忠诚又怎么样?没法指导做事啊!
误区四:品牌出事了怎么办?
如果理解了品牌的博弈机制,你就会明白品牌的使命就是为了应对出事,不出事就不需要品牌了。
品牌是降低消费者的监督成本,越大的品牌社会监督成本越低,品牌的每一个坏消息都会被放大一百倍。被监督越多,被曝光越多,“坏事”暴露越多的品牌,就越可信赖。
你看肯德基出了多少事,每件事都会被媒体无限放大,可我们还是会选择去吃肯德基,因为它最放心。而很多黑心作坊你根本没有办法监督,你会放心吗?
丰田也一样,会经常出事,连刹车这个关键功能都会出事,可人家会认错、召回、肯改正啊。
再想想关系到人生命的医药行业,强生作为百年品牌,出了多少事?可人家照样活得好好的。
我们最怕被人批评,一批评就赶紧逃避责任,这样品牌的博弈机制就失效了,品牌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最终淘汰出市场。
品牌出事了,向顾客证明“只要我出问题,你就可以惩罚我”。痛痛快快地接受惩罚,老老实实地付出代价,品牌就升值了。
误区五:多品牌好还是单品牌好?
这也是我经常遇到的实际情况,很多客户一创业规划了好几个品牌,面向不同层次和不同品类的市场。也有客户会说,有两个品牌,出事的风险就小很多了。
面对这个问题,华杉老师一般都会反问:一套房子好还是两套房好?当然是两套好了,我有钱的话买个10套20套更好。但是现在连一套房的首付都没有。
同样建立品牌需要巨大的投资,统一品牌则能极大地降低成本。
很多人考虑问题,都不考虑资源前提。我们都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做事,品牌是来降低成本的,建立一个品牌都需要付出长期的时间成本的巨大的金钱投入。
跟大家分享一下多品牌战略的真相:
一开始时都是一个品牌,市场饱和了,占有率超过35%了,再进行营销投资的边际效益下降了,就会选择推出另一个细分定位的品牌,或者收购其他品牌,在历史过程中积累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把所有坑都占了。没有人有那么大资源。——摘自华与华方法
误区六:有消费者不认可我们的品牌怎么办?
这个问题要实际情况分析,只要看的销售数据就行了,如果销售数据不理想,那应该是品牌价值建设或者营销、产品、企业经营、市场行情存在问题,就要在具体问题上找原因。
如果销售是理想状态,那就没必要去纠结有消费者不认可不喜欢。有人喜欢一定有人不喜欢,有人说好一定有人说不好。
品牌并不是让所有人满意的,市场上有很多品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的品牌是为选择我们的人服务,并没有计划让所有人都选择我们,也不认为这世界有什么策略能打动100%的人。别的品牌背后也聪明的头脑,别人也有别人的市场。——华杉
就像前段时间刷屏的百雀翎,有很多人说我知道了这个品牌也不会去买。你买不买是你的权利,人家百雀翎100多个亿的销售额可不是吹的。
这是西贝莜面村官微对一个顾客的回复,西贝的广告语是“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有顾客质疑:只有有觉得不好吃吗?
官微回的很有智慧:
你不孤独,也有人表示不爱吃。人生在世,图个安心自在,多吃点喜欢的品牌,不是我们家的客户也没关系,祝您开心。
人性的弱点就是见不得别人说自己不好,非要去争个明白,争赢了又怎么样?还不如服务好信任自己、选择自己的客户。
到此为止,就把《重新认识品牌》的心法部分讲完了,接下来就是方法论了,也就是实际作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