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公司那么赚钱,为啥风投依然看不上你呢?

风投喜欢给什么样的公司投资?是不是公司越赚钱越好?其实并不是。很多企业家也不明白,明明自己的公司很赚钱,为啥就是吸引不了风投呢?
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多家投行的观点,为想要融资的企业探个路:究竟风投喜欢什么样的公司?
按照惯例,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到底啥叫风投?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在中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
而我们常常听到的a轮融资,b轮融资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a轮融资:公司产品有了成熟模样,开始正常运作一段时间并有完整详细的商业及盈利模式,在行业内拥有一定地位和口碑。公司可能依旧处于亏损状态。资金来源一般是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vc)。投资量级一般在1000万rmb到1亿rmb;
b轮融资:公司经过一轮烧钱后,获得较大发展。一些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没有任何问题。可能需要推出新业务、拓展新领域。资金来源大多是上一轮的风险投资机构跟投、新的风投机构加入、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加入。投资量级在2亿rmb以上;
c轮融资:公司非常成熟,离上市不远了。应该已经开始盈利,行业内基本前三把交椅。这轮除了拓展新业务,也有补全商业闭环、写好故事准备上市的意图。资金来源主要是pe,有些之前的vc也会选择跟投。投资量级:10亿rmb以上,一般c轮后就是上市了,也有公司选择融d轮,但不是很多;
天使投资人(ai):发生在公司初创期,是指公司有了产品初步的模样(原型),可以拿去见人了;有了初步的商业模式;积累了一些核心用户(天使用户)。这个时候一般就是要找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机构了。投资量级一般在100万rmb到1000万rmb。最初的天使投资人简称3f,family、friends、fools.
风险投资是一个流行驱动的产业,投资人要用4.5%的资金投资获取60%的总收益。因此,在风险投资预期模型中,大多数回报是来自回报率在10倍以上的公司,而其他大部分的投资项目都会赔钱。大多数创业者也都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投资分析人眼里,发展缓慢的公司并不比破产的公司好多少。所以,如果有任何信号显示你的创业无法达到最大的成功可能性的话,就没有投资人会对你投资。
对此,我们总结了风投不愿意给“优秀”的创业项目投资的六个原因。
1、准入门槛低
许多行业的先行者都会被后起之秀的“暗箭”所伤。当你无法建立网络效应、品牌效应、专利技术和规模效应,并将其结合起来创造自己的优势的时候,后来者和竞争者就会在市场中拥有比你更好的位置。
你也许会自我安慰,如果他们要拥有比我们更好的市场份额,就意味着他们要收购我们才能更快地进入市场。虽然有时候这是真的,但风投们通常对这种比较温和的并购方案并不感兴趣。
2、缺乏有意义的差异
过度拥挤和低利润的市场并不一定意味着会有大量企业退出。在风投看来,竞争是为失败者准备的,他们寻找的公司,能够做到别的公司根本无法做到的业务。
3、不可持续的单位经济效应
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早期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找到正确的渠道、合适的市场和产品的定位。因为不合适的价格、产品复杂定位将会在规模生产时把创业公司带进死胡同。所以,一定要在早期就确定公司的cac/ltv比率(即付费市场营销的用户获取成本/用户终身价值比率),并认真考虑如何不断提高这个比率。
4、利基市场爆炸式增长
在起步阶段关注细分市场的关键难点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如果你开始想从风投那里拿到融资的话,你还需要提供一个可信的故事,基于你已经建立的核心竞争力,你将如何扩展产品业务,如何将产品推到更大的市场上。
5、不合理的股权比例
大多数风险投资人,不论好坏都会影响到原先的股权人。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会给你的投资组合回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答案取决于该公司在风险投资人退出时值多少钱和投资人占有多少股份。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风投公司会如此执着于拿到预期的股份比例,并要对其长期拥有。也正因为如此,股权被过度稀释的创始人和拥有过多分配比例的投资人组合会减少创业公司下一轮融资的机会。
6、创始人的诱导
很多创始人天生就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有一个充满希望和激情的愿景,而且知道该如何传达他们的想法和观念,也清楚地知道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这其实才是风投最喜欢的创始人类型。
如果当我们正在听一个创始人讲述他的创业故事的时候却发现他还同时参与了其他不同的创业项目,并任命他人为自己公司的ceo。这其实在风投看来并不是一个好的预兆。任何一个创业想要成功都是十分困难的,没有一个全身心投入的创始人,投资人会重新考虑是否进行投资。
你公司的模式是否符合风险投资的模型?
在风险投资模型里,一般性的成功和破产几乎有着同样的风险。所以,你在寻找融资的时候,不要忽视上面这些因素对你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果你被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绊倒了,你都有可能错过融资的大好机会。
看完了上面6个特点,你是否对自己公司无法吸引到风投的原因有了一个客观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