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工作流程优化与实验室整体与局部的布局相关,同时,与硬件与软件条件也有着密切联系。万融提醒您除了布局的优化和仪器设备的摆放位置的设计外,同时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实验室管理软件。
影响实验室规划成败的要素
实验室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布置、水源 、电路、气路 、通风 。
1.平面布置图
确定实验室整体平面布置图, 明确实验室布局。实验室要求与办公区域有效隔离, 功能区域划分明晰, 实验间互不干扰, 疏散通道畅通。
2.水源
实验室的给水遵循方便就近取用的原则, 在必要的地方设置水槽。特别是某些需要用外接水源的仪器旁边,必须设有水槽,方便用水取水。
3.电路
电路设计须考虑整体功率的大小、三相电要求、特殊仪器稳定性的要 求。为方便操作和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 实验室一般要求设置独立控制开关。
一个正确和良好的接地系统对分析实验室仪器正常 、 可靠和安全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4.气路
供气模式有集中供气和单独供气两种。气体路管应沿墙明设,以便安装维护。
5.通风系统
通风是实验室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减少实验人员的伤害,实验室必须通风。
实验室的通风方式有两种 ,即局部排风和全室通风。局部排风是在有害物产生后产即就近排出, 这种方式能以较少的风量排走大量的有害物,被广泛采用在现代实验室中。对于有些实验不能使用局部排风,或者局部排风满足不了要求时,应该采用全室通风。通风系统的关注焦点是进出风口位置的确定和风口的预埋。
我国实验室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没有周密全面的规划。很多城市没有周密的城市区域规划,城市布局混乱,市区建筑见缝插针,影响各个领域的发展。体现在实验室建筑方面,实验室设施选址不当,实验室建筑与其所在环境互相产生不良干扰。对于这些情况城市规划建筑管理上没有一定的标准,形不成合理的解决方案。国家、区域及城市均应制定周密的全面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实验室设计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等)以指导实验室建筑设计工作。
(2)土建设计落后于实验室建筑工艺的要求和发展。有的审批单位对投资、面积、标准方面的限制与实际差距太大;设计人员对科研工艺没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和认识。调查表明,往往由于建筑布局不当、面积安排不合适、标准太低以及配套设备难于达到设计要求等问题,建筑本身所能提供的条件严重影响了科研活动的进行。建筑设计缺乏科学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设方缺乏规划建筑知识、设计人员未能深入熟悉工艺、某些不适宜的行政干预等。
(3)标准化的实验室设计与建设缺少应用。虽然,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系列标准,但由于实验室功能复杂,既包括实验功能,又包括研究、办公,甚至是小型生产开发功能,而且不同科技产业类型(生物、化学、电子等)的实验工艺对土建及设备的要求不同。同时,实验室建筑要适合实验室工作的特点,技术要求高,有些有防震、隔声、耐腐蚀、恒温、净化等要求,具有复杂的管线设备。因此,实验室的设计与建筑标准比一般办公建筑标准高,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大量困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大量的分析与总结,寻找与实验室工艺最契合的设计方案。
(4)不够重视实验室工作的适应性研究。实验室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多变”,日本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实验室建成后原封不动的仅仅占32%,大部分都根据使用要求进行了改造,而且20%已改建五次以上。在我国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趋势越发明显,为了实验室能够有效地、长期地进行工作,国外实验室建筑的趋向是扩大建筑空间组合,增加建筑进深尺度,提高建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建筑装修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实验台、排气柜等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系列化,提高其质量。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使之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体现时代精神。同时也要注意采用适宜技术策略根据地区条件进行设计,尤其注意在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设计,实现技术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万融实验工艺先行理念是“专业的使用者”、“专业的设计者”和“专业的建设者”三方有机结合的纽带。要求实验室负责人在实验室建设之前,首先根据实验室业务需求对实验室建筑开展基于工艺的设计,避免由于建设方缺乏实验室业务运行与工艺相关经验,出现建筑布局不当、面积安排不合适、标准太低以及配套设备难于达到设计要求等问题,从而保障实验室业务的顺利运行。
江苏万融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30625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