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层次人才劳资纠纷

尊敬的车省长: 我叫缑(gou,平声)泽明是一名美籍华人,同时也是衢州市人才办和集聚区联合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开放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通过多渠道回国的高端人才日益增多,我个人觉的国家对海归的优惠政策吸引了许多留学生回国,同时,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增强了国内外学子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一方面美国的生活轻松安逸,不太适合我的个性,我喜欢一种不断奋斗、不断挑战的工作,所以想来想去还是选择回国创业,同时也是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发挥作用”的方针,可是没想到回国以后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只能用这句话来形容;在回国考察项目时,衢州市各政府官员都非常的客气,都希望我留在他们的辖区内,我也欣然接受并留下了。自2016年6月供职于浙江圣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不知何种原因自从2016年9月开始至今,本人未收到浙江圣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分钱的劳动报酬和各项报销款,共计三十余万元,也未曾交过任何的社会保险,而就劳动报酬一事,曾经找过衢州市人才办和集聚区的有关领导能帮忙调解此事,但是一直未能调解成功,招才时客客气气、用才时怪里怪气,后来本人于2017年通过衢州市劳动仲裁处仲裁过此事。本来,为了劳动者更直接的维权,国家将相对灵活、简便的劳动仲裁设置为劳动争议的强制性前置程序,通过劳动仲裁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实际上,由于衢州市劳动仲裁处陈连金处长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对于该案件处处牵绊、态度极其恶劣,导致该案件演化变成劳动者正当维权的绊脚石,顿时让我对衢州市劳动仲裁处,人民相信的政府部门丧失信心。(具体事实请详见附件)国家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深得民心,但是能不能真正落实,最终还有赖于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部门人员的观念和态度。高端人才“一进门”就麻烦不断、处处是后顾之忧,这容易给一颗滚烫的报国心泼上冷水。作为“海纳百川”的浙江,近年来外企包括其总部的入驻、海外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外国人的就业越来越多,有一些公司、一些当地的政府部门会对他们的身份认定、劳动关系的确认、法律适用等问题上带来一定的困惑。为此迫切希望政府部门对当前海归人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引起一定的思考和关注,不断研究新情况出台新举措,这样才能促进与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相匹配的市场经济用工争议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渴望规则更透明,办事更公平、公正、公开。具体到我个人的遭遇,也希望您能再百忙之中抽空过问一下,这也许不光能帮助顺利解决我个人的问题,也势必将为后续类似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劳资纠纷案件带来指导作用。祝好!缑泽明
你好,你来信反映的问题,我局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将调查结果答复如下:1、关于快递材料没有及时收到的问题。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快递材料送达我局门卫室以后,由门卫负责签收,夹在当天的报纸中送到仲裁处。由于仲裁处那段时期案子多、工作忙,工作人员没有仔细查看就将报纸和快递材料放在一边,造成快递材料没有及时收到。我局已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采取整改措施,要求门卫签收挂号邮件时应及时电话通知相关人员,并与报纸分开存放;处室工作人员每天要检查报纸中有无其他材料,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现象。2、关于仲裁员冯竞贤在仲裁现场看视频的问题。经调看当天的仲裁过程录像,没有发现冯竞贤在仲裁现场玩手机、看视频的现象。我局对仲裁处长陈连金和仲裁员冯竞贤进行了提醒教育,要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遵守相关纪律规定,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3、关于认为仲裁结果不公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应当于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