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来逛逛了,继上次发帖的时间已经相隔4个多月了,我的天,差点忘记自己的马甲了,曾经在好歹也是呼风唤雨,小有名气的。怎么被遗忘的速度像龙卷风一样快?好森气。身为远在外地的游子们,依然能听到很多关于南昌的消息,不绝于耳。什么花博会,八一广场改造工程,龙王庙立交拆除以及九龙湖的万达军事博览园。无疑都是大手笔大规划,但是还是想说,南昌一直不缺少好的规划,只是缺少的是执行的力度和落地的速度,还有钱这东西。思乡的味道,大概就是清晨那碗拌粉和瓦罐汤吧!矫情话就不多说了,来谈谈最近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剧吧!
想必大家都被“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给刷屏了吧!以往总是被广电爸爸带着镣铐起舞的国产剧,居然破天荒的播出这么敏感的话题之作。简直堪比中国的纸牌屋,男人官场的宫心计。首先说说达康书记,这部剧达康书记火了,本来一开始最像坏人的达康书记,没想到是个正面角色,这是一个能干事,敢做事,敢担当的好书记。算是一个人民的好官。但大家也都调侃,达康书记不哭,GDP会掉。说明现在这样的GDP领导很多,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为了快速发展,常常遇人不淑。发展是要用钱堆的,那么只要有人能搞钱,能解决问题,就敢任用。达康书记手下问题官员很多,比如最大的贪官丁义珍就是达康书记的人。所以,这种领导也挺无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本有一颗雄心壮志,但在现实中越是急功近利,问题和窟窿越大。
我似乎看到人物背后现实里很多人的影子。一个好好的BRT民生工程弄的是沸沸扬扬,说是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象湖像被弃子给抛弃,居然没有被地铁纳入规划,而九龙湖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得天独厚抢尽风头,说是利益足以让地铁改线。呵呵。老城区破破烂烂的,该拆就拆,改造就改造。南昌“中国水都”这么好的环境资源都要能打得一手烂牌。
回归到人口红利这件事来说,南昌2016年流入人口仅仅有十几万。作为省会城市,真的是令人汗颜这还不包括外地那些求学的大学生们。而房价高并不匹配好的就业环境,平均月薪6千的薪资待遇反正年年都一样,年年和我无关。而商业环境更是令人堪忧,据说新建中心已经有不少商家已经叫苦不迭,开业时红红火火,现在门厅寂寥。这就是人口基数的没有达到一定体量过度开发商业的后果。
说到底,很多年轻人还是愿意留在南昌发展的,毕竟这里曾经承载了他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敢。没人愿意背井离乡去所谓的一线城市,用所谓的奋斗来包装自己生活的苟且,品尝过夜的孤独,折腾一番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平庸。不可生命承受的高房价之痛以及那个时常被人提及却安慰自己不曾拥有的归属感。这个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医疗设施,高薪岗位企业都垄断似得被供几个特大城市不断吸血,一边是本地人与外地人针锋相对的对骂,一边是逃离北上广,回到家乡工作忍受糟糕的交通环境以及消费不算低的二三线城市。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本地人:你们抢夺我们的生存环境,抢夺我们工作机会,抬高我们的房价。外地人:要不是我们这些外地人,你们能有今天吗?谁给你们的勇气。嗯,高房价!
其实南昌已经缺席了城市资本追逐的竞争力的机会了,做一个小而美的省会城市也未尝不可。房价低一点,工资高一点,交通好一点,南昌就会更美好一点,幸福一点。
没有大开发之前的南昌还是挺幸福的,但是路是往前走的,至于走的对不对只能以后来判断了,不过BRT着实坑爹
南昌做事不大气,不敢大拆大建,做事缩头缩脚,看看三眼井的拆迁、洪都北大道地铁口的拆迁就明白了。应该向武汉学习。
GDP就是狗的屁,美国人用来忽悠中国人的一套办法,现在这么多中国官员还是拿着这个当令箭。悲哀
二宝这是去哪里发财了
瞎说什么大实话,让我自嗨一下不行啊!
谁告诉你,呼风唤雨?小有名气的?
老师从小就教我,要诚实!路见不平一声吼
打扰您老人家自嗨了,别见怪,您继续
地宝小编,快出来说说我和地宝之间的故事,曾经的辉煌时刻
犀利,一针见血的二宝回归了
八戒。你回来了啊。师弟在此!
您只有三个月没发帖。
看来也有关注我的,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嘛
还是原来的头像拉轰
那么我的头像就由你来守护吧!
这样好吗
说了也没用
房价回到现实版,工资不要说6000多,哪里来的数据,有吗!
地宝的人气需要二宝来守护!
南昌的GDP是用卖地拉起来的
猪八妖 是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