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曾是很多文人骚客追捧的文艺范儿,诗人拜伦还说过,如果要死,就死于它。通常患这种病的人拥有消瘦的身材、忧郁的眼神、还会不时咳嗽,掩住口的白色手帕上会出现一点殷红……对,就是结核病。
昨天上午,由市卫生计生委、市疾控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在诸暨荣怀学校举行。昨天,在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到来之时,相关专家为大家盘点了关于结核病的那些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提醒大家共同认识结核病,学会防控疾病。
“很多器官或组织都有可能患上结核。”昨天,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士介绍,结核病,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诸如颈淋巴、胸膜、脑膜、皮肤、骨骼等也可继发感染。
结核病也表现为多种形式,专家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除少数发病急促外,结核病在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据介绍,我市于2002年开始实施浙江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已逐步建立了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近年来,我市结核病疫情呈现稳中略有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53.23/10万,比去年同比下降0.26%,相当于10万人中有53人有“结核病”。其中,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43.83/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1.06%;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8.50/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0.27%。职业分布也在发生变化,以农民民工为主,约占80%。
结核病发病率不高,但并不表示可以不重视。有关专家说,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因此,有可能感染结核菌的,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专家说,对绍兴人来而言,每年春季都是结核病的高发季,所以这段时间要谨防。
那怎么样来避免预防?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当然,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另外,得了结核病也不需要太担心,因为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的。专家说,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避免家人被感染。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最关键的是,按医生要求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