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家乡 之 乡村公路之痛


身在异乡的游子,时时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每天上随论己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家的路有千里远,却被阻拦在最后的几公里,面对着家乡的方向我只能望路兴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这是唐镇通往鲁城乡的主干道,全程十公里左右,硬化水泥路面的时间应该在2005年底,记得当时每村每户都在参于集资修路,才十多年的光景,这条己经落得破乱不堪,路面很难看到一丝水泥,全是沙石,至于这条路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竞标或转包,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是怎样通过合格验收的?我们不得而知,这是全乡的村民每天上街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全乡的老百姓都盼望能早日将修路计划提上工作日程,代表全乡的父老乡亲谢过了.

魅力中国城,我们把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形象、产业特色等最光鲜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了,为随州赢得了荣誉和名声。但同时也希望我们的领导也能沉下心去,把关乎民生的事情也同样放重视些。因为民生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改善好了,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是一种很大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好了,反过来也有更多的钱来改善民生。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顶起!

论坛上几乎每天都有人感慨大随的乡镇公路。特别是从大城市刚回到家乡的人,好像回到解放前的感觉,落差太大了。随州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市区,乡镇也要顾及,要不然留不住人才精英。最好主管这方面的副市长到每个乡镇转一趟。公路建设中标方工程款五至十年后合格结清,从一条破败的公路可以牵出贪污腐败和钱权交易,必须严查。

不是什么事都能扯到贪污腐败钱权交易,有些不重要路段可能是真没钱修

谢谢关注,魅力中国城市的参选,随州又一次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随州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可是谁又会看到在随州这些光鲜名片的背后,我们的百姓又是怎样一种生活呢?习主席:在“十三五”规划会议在就明确指出: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 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党的一系列的惠民的政策有没有得到落实,阻力在哪里?这是考验各级政府公信力的一个很好的标准

创建文明城市才是领导们的政绩,这些乡村公路才不会入领导们的法眼。这种帖子发了也没用。不会得到重视的,随州像这样的乡村公路多如牛毛。

从图片上看,路的确很差

看到熟悉的乡路,好亲切。尽管路面是这个样子,只是图片有点小,看不出这是那一段,每年清明节回去,感觉从群英拐弯后路面就一直坑洼不平的,早已看不出硬化的痕迹,会个车早早地找个宽点的、稍微平坦的地方,开车跑30码颠的蹦起来。难走的是路、不平的是心情、颠簸的的是愤慨、发帖是圆梦。

照片拍摄于群兴村到鲁城村之间,路真的相当难走,每年都有二次回家时间,每次走在这条回乡的路上,心情很复杂,很心酸,我们年轻人可以暂时逃避目前的状况,选择外出就业,可是在家的的父母小孩却要每天都在往返在这条乡路上,我们从年头盼到年尾,这条路始终没有一点动静

乡镇通村公路已经成了乡镇居民反映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政府解决的难点。

正常!比原来的泥巴路好多了!这是较早修的通村公路。

谢谢关注,我也留意到这段时间坛子里反应乡村公路的贴子,大家的心声都是一样的,盼着政府能早日解决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乡村公路从设计到建设,监管,以及后期的维护,基本没有相应的标准,中标方修路也基本上是一锤子的买卖,没有相应的条款来约束,或相应的追责制度,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那基本上就是我老家后面了,感觉小时候没硬化前还没有这么槽糕,因为都是沙土维护也简单,哪有坑洼就垫平,然后走些时候就平坦了,硬化后反而不好维护了,真是苦了乡亲们。看来鲁城片光走土豆出去不行。

满目疮痍,一身泥土一身尘
做官要为民做主,难道想去卖红薯

我们村至今还有很多湾子没有通通村公路,泥巴路啊

不用追责吗?

以后大家就不要再有大湖北优越感,觉得云贵川穷山沟了。去那些地方走走看,村村通公路是真的不是传说!自然村之间都修了田梗宽的水泥路,家家户户修到门口。前面有人说“不重要的路段”,我想请问你:什么叫:不重要的路段!

乡镇公路建设基本上都被当地的大佬承包了,然后给村长书记一点干股,至于路的质量没人来管。这点事我想凡是中国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