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革新 厚积薄发的中国商业航天
在8月29日21:10陕西卫视首播的《国之自信》节目中,由81岁的高寿的空气动力学航空技术专家黄志澄,携老友卫星发射与航天国际合作专家王建蒙,以及我国航空事业顶尖力量,在第二期节目《商业航天新梦想》中,带领观众共同回眸中国航天六十年辉煌,筑梦中国商业航天新纪元。
中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航天大国,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已经自主研发火箭,并成功发射275次。回眸航天发展的六十年,从1956年中国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建立了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历经62年探索,我国已经取得了运载火箭(1970年“长征一号”)、基础人造卫星(1970年“东方红一号”)一直到现在的探月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和空间站(2011年“天宫一号”)等多项里程碑式的进展。
正是因为站在中国航天这个“巨人”之肩,中国商业航天非但起点较高,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国内迅速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公司和卫星公司,他们的出现开始打破传统封闭的航天体系,吸引着国际上很多优秀企业的合作,将中国民营企航天业引入了国际市场。
《国之自信》栏目邀请的嘉宾中蓝箭航天是国内首个,也是国际上第三个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的民营企业,该火箭发动机是未来航天发展趋势,它使用更轻的燃料发射更大的载荷,他们拥有的核心技术解决了发展商业航天的核心课题—发射;而宇航智科研发的基于互联网、航天云的卫星测控云平台和鑫精合通过3d打印技术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精密火箭部件都对节约航天成本、助力航天商业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而栏目嘉宾创想天使资本更是通过成立未来宇航空间技术研究院,汇集来自各界的专家共同为商业航天、军民融合及先进制造行业、打造行业媒体和专家智库平台,从资本层面推动着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
正是在今日政策的开放鼓励下,在我们领先的技术支持及资本促动下,中国商业航天的产业链上下游才得以不断建立与完善,我们即将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大众创新和军民融合为特征的新太空时代,中国商业航天则将以全新姿态迈入国际市场,开启了商业航天的新篇章,在继承与革新中,彰显国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