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指挥部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城中村改造的相关规定,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依法依规稳健推进征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洪源区块征迁签约率已达90%以上。
第四组实现100%签约:率先垂范做表率 真情服务促征迁
5月8日晚10点,洪源征迁第四组办公室里,该组最后一户被征迁户在征迁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该组上下齐心,克服困难,夜以继日拼搏在征迁一线,用真诚服务赢得老百姓的支持信任,圆满完成了签约阶段的工作任务。
第四征迁组的签约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但是朱利成却没有停下来歇息。“签约只是征迁工作的一项内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全力配合被征迁户做好腾空、交付等工作”。朱利成说。
第七组实现100%签约:以情以理 依法推进征迁工作
5月8日晚11点45分,随着洪源社区指挥部第七组最后一户的成功签约,至此,第七组共57户的征迁任务在48天内已全部完成。接下来工作人员将积极组织被征迁户进行房屋腾空,督促被征迁户尽快搬迁 拆除,强力推进扫尾工作。
在众多被征迁户中,拥有建筑面积2553平方米,其中违建面积达1905平方米的吴某是征迁工作人员遇到的一大难题。副组长傅小富告诉小布,因招工退休,吴某和其儿子并不能享受安置政策,在做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得知1905平方米当中有31平方米是有规划建设许可证的。
了解到吴某的情况后,组内工作人员兵分两路,一边去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查找资料,一边多次上门给被征迁户做思想工作。“1993年建的房子,整整花了一个多星期,我们也没有找到相关的审批资料。”傅小富说,“就在昨天最后一户签约前,工作人员都还在继续找资料。”工作人员的四处奔波,让吴某最终被打动并决定签约。
签约过程中,工作人员一直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一位被征迁户,“即使是建筑面积最大的被征迁户,我们也始终按照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执行,政策不为单独一个人制定,也不会为任何人开政策的口子。”
“吴大妈平时一个人生活,每逢工作人员要上门做工作,她总是避而不见,有一回我们几个轮流守在楼下两天两夜都没见上她的面。”
一说起吴大妈,傅小富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两天两夜,“后来吴大妈因躲避工作人员回了前夫的母亲家,我们又是一通找,谁知人家根本不理我们,最后我干脆一个人跟着她坐公交车回家。”也许是因为短短半小时的当面交谈,又也许是工作人员每天雷打不动的政策讲解,回家后半小时,吴大妈便签下了协议。
将日常休息作为雷打不动的入户走访“黄金工作时间”,“中午头”问候式走访、“黄昏头”倾听式走访、周末谈心式走访,这是第七组征迁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
始终冲在第一线的组长高俊勇,每天要给因经济纠纷的兄弟三人算账的洪萍,对每一位被征迁户情况了然于胸助力征迁工作的项根新,每天早上七点前上班晚上九点后下班的钱寿辉……第七组征迁工作人员用真心、耐心、细心演绎一个个动人故事,赢得了被征迁户的理解,让征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洪源征迁攻坚组:迎难而上当好开路先锋
洪源征迁攻坚组是以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主体,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国税、卫生、安监等部门组成。
攻坚组成立以来,秉持以点带面促签约的原则,先后多次对洪源主干道鸿发路、鸿兴路的沿街超市、饭店、旅馆、理发店等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并查封了部分存在违法行为的商铺。行动中,共计查封经营户20余家,查处旅馆10余家,网吧2家,拆除了沿街广告牌、灯箱及店招等70多处,拆除面积3000余平方米。
五一期间,第八组工作人员想通过节日慰问的方式对难点户吴某再次上门,没想到捕捉到了被征迁户心理波动的好时机。攻坚组组长潘宏德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被征迁户家中,与他情理并重地谈了几个小时,最后,被征迁户握着大伙的手签下了协议。这样的签约,在三天假期里就有8户,攻坚组利用假期时间加班加点,以真心换真情,换来了整体进度的推进。
洪源菜市场遗留营业房的强制拆除彰显了攻坚组敢打硬仗的铁军风采。在多次前期沟通未果的前提下,经过仔细分析研判,指挥部、攻坚组决定对承租户及时“亮剑”。于是,攻坚组协同征迁组、城北街道、区公安分局等十多家单位,对其实施了强制拆除,进而实现了洪源菜场的全面拆除。对持观望态度的未签约户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慑,形成了签约破竹之势。
据统计,由14个工作组上报攻坚组的攻坚户共63户,通过攻坚组发接谈、限拆通知、现场查处等方式,先后促成签约48户。
来源:婺城发布
拆迁应该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以推动城市发展创建文明城市来绑架民意,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的社会氛围会越来越民主,政府更多的是服务和惠民!
不错的、这样才会加快城中村拆迁进程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拆迁!
听说都是强chai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