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大家好!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策略和新发明的能力。或者说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我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
多数观点认为: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策略两层意思,前指创新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如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科学态度等;后者批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因素,包括各种逻辑策略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策略及各种创新技法。实际上,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应当更加丰富。创新能力除包含创新精神外,还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要素:(1)创新思维层面,创新思维由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综合而成,它有三个特征:即变通性,指创新主体在处理外部信息时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处理信息;独特性,指创新主体对事物常常有与从不同的见解。
(2)创新策略层面,是指创新主体认识客观事物内部规律并用来解决具体理由的创新技能。(3)创新人格层面,创新人格是指在培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时必须要培养的与创新有关的个体素质,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求真务实、富于社会责任感等品格。(4)知识经验层面,指创新主体具有知识和经验的博专兼具性,包括获取信息以及创新学习的能力,
对已有的知识、理论、经验和信息灵活运用的能力。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策略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具体技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在一起。创新学习能力表现为自觉、能动、有目的、创造性地从事学习活动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载教员及书本知识。
可见,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多个方面,知识积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经验积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来完成,获取信息的能力需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或者讲座以及上机实践来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需要学员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得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更需要通过素质教育和创新过程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