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注定是不凡的一年,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西安的发展是再恰当不过的。随着“追赶超越”奋进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招商项目”落地年各项工作的细致落实,西安市上半年整体经济呈现出了“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运行态势。9月4日晚,西安市“2018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更是突破了30万户大关,为大西安的发展,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继2017年11月30日,西安成为全国第七个市场主体总量超百万的副省级城市之后,时隔不到一年,西安再次交出了“2018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突破30万”的高水平成绩单。这个30万户的数据,是2016年(141831)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的 2.12倍,比2017年(283208)全年新登记数量高出5.94个百分点。9月4日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为2018年西安市新登记第30万户市场主体——西安银泰置业有限公司颁发营业执照和纪念牌;省工商副局长田中智,市委常委、经开区、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王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晓东分别为2018年西安市新登记的第30万零1户市场主体——西安荞麦园家装艺术品超市有限公司、第30万零2户市场主体——西安燎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第30万零3户市场主体——陕西尺壹书实业有限公司颁发了营业执照和纪念牌。
去年以来,西安市确定了“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宏伟目标,跑出了“追赶超越”的加速度,由点及面、细致入微、一步步打造出了具有西安速度与西安温度的营商环境。一年多以来,“五星级服务”和“人人争做店小二”的营商政策,形成了浓厚的“亲商”、“重商”营商环境,工商服务365天不打烊、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等创新手段提升了营商效率,“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节假日无休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营商环境下的幸福指数。4月出炉的《2018中国营商环境升维百强榜》,西安更是“榜上有名”,“城市人文性格度”、“城市生活美好度”、 “政府服务能力度”三个分项指标均跻身全国前十。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营商环境的变化下,西安这座悉心耕耘的城市,迎来了硕果金秋的好时节。这一年,西安作为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城市、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年,西安位列《机遇之城2018》26座城中第6位,荣登“新零售之城”榜,表现不俗,位列第8,更是跻身中国“精英城市12强”,被喻具有强大“西引力”;这一年,西安成功跃居“新一线”城市,入选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之一,跻身全国“双创”城市第一行列......一份份荣誉让西安这座机遇之城焕发生机。
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飞跃,西安市场主体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2018上半年西安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更是领跑全国副省级城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占全省新增市场主体的59.28 %,使全省新增市场主体总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同比上升4个位次。据统计,从2018年1月1日到9月3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00052户(其中内资企业3527户,外资企业423户,私营企业83028户,个体工商户21227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04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登记市场主体1627户。从3月31日起,全市“工商登记365天不打烊,办照服务不间断”,49个周末、法定假日新登记市场主体27627户,平均每个节假日办理564户。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在册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257018户(其中:内资企业32113户,占比2.55%;私营企业408669户,占比32.51%;外资企业4061户,占比0.32%;个体工商户803268户,占比63.90%;农民专业合作社8907户,占比0.71%)。
未来,西安市各单位将按照打造“三化五最”的最佳营商环境城市的目标要求,围绕各类市场主体建立起全链条、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让大西安的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全力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努力营造竞争公平、秩序规范的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打造最佳市场准入环境、最佳市场竞争环境、最佳市场消费环境,努力为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西安工商全国首创“365×24”服务模式
“365天工商服务不打烊,24小时注册办照不间断”
2018年3月31日起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延时服务工作制度,全市 166个工商注册登记服务窗口及99个政银合作网点,“365天工商服务不打烊,注册办照不间断”,无论周末还是假日期间,企业群众办照和平时一样,“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5月10日,西安市工商局更是在全国率先启动“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并现场使用该系统为两家企业办理并颁发了营业执照。“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将改变原有的工商营业执照人工审批模式,工商服务从“365天不打烊”迈向了“365×24小时全天候服务”。
西安工商颁发全国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
金牌店小二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
2018年4月27日,在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举行的精准交流洽谈会上,西安市工商局注册登记人员现场打印、颁发了多张在西安市辖区外办理的西安市市场主体营业执照。
“我们原本计划6月底去西安办理公司注册,没想到西安工商部门已经来到上海,而且现场就给我们颁发了营业执照……”本次获得异地办理的“北纬二十一”茶品牌创始人之一涂华宇激动地说。据悉,西安工商部门“走出去”提供异地办理营业执照服务,不仅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全国更是首创,开辟了政务服务的另一个里程碑。
下功夫、挖潜力、出实招
西安工商启动全国首台工商移动服务车
2017年 12月,西安市工商局在浐灞生态区启动全国首台“工商移动服务车”,可实现到企业、市场现场接收、审核注册登记资料,现场打印、发放营业执照,现场规范无证经营行为,现场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等服务和监管功能,进一步改革工商便民服务方式,使工商服务由窗口服务变为上门办理、由“静止式”服务转变为“移动式”服务。
工商干部进校园现场为创业大学生办理营业执照
4月11日,市工商局组织工作人员走进西安工程大学校园,借助西安市2018年“百万大学生留西安就业创业”(西安工程大学站)活动,零距离引导大学生创业创新,正式拉开了“西安工商助力双创校园行”活动的序幕。活动中,市工商局专门设立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咨询服务台,组织业务骨干认真解答在校学生的相关创业问题咨询,当场受理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的办照申请,当天以“居住的宿舍、公寓登记为市场主体经营场所”新政,现场颁发了6个营业执照。
4月21日,市工商局再次走进西安工程大学校园,借力校园招聘会,以 “一项活动”、“移动平台”和“通力协作”为载体,将工商移动服务车开进校园,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工商咨询、现场办照等服务和支持。活动中,市局优化营商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各相关分局,举全系统之力,通力协作,现场新诞生24名校园老板。
5月12日,市工商局联合曲江、高新和雁塔分局走进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借力2018年“新丝路 西引力”西安招才引智高校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站专场招聘会活动。该校为该校大四学生刘树豪、大三学生王若琦颁发了 “西安助店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这是继4月26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颁发首张全国异地营业执照后,西安市工商局在全省异地办理颁发的首张营业执照。
开通“政银一网通”注册开户平台
“政银合作”不断升级
4月26日,市工商局与招商银行联合举行“政银携手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政银一网通”注册开户业务启动仪式。以后,企业在“一站式”办理营业执照手续的同时还能享受银行提供的金融综合服务,手续办理更加简洁、审批流程更加优化。西安市工商局与招商银行携手开通的“政银一网通”平台,充分发挥了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金融部门各自优势,促使新注册企业通过工商局网上系统快速预约招商银行在线开户业务。新注册企业在市工商局网上预约系统申请注册登记时同步预约招商银行开户、申办银行账号。“政银一网通”平台一次性地完成登记注册、申领营业执照和开立招商银行账户等业务。企业不再需要在工商部门和银行之间来回奔波,在“一站式”办理营业执照手续的同时还能享受银行提供的金融综合服务,手续办理更加简洁、审批流程更加优化。为创业者投入市场竞争环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西安市工商局与招商银行携手开通的“政银一网通”平台系统已于2018年4月24日正式运行,把企业开办时间从6天再压缩到3天,为创业者投入市场竞争环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是我市商事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标志着西安市工商局与全市金融机构“政银一网通”工程的全面实施。
“政银合作”不断升级,西安市工商局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合作,将工商登记服务延伸到银行网点,保证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办理营业执照,并享受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在高新、经开、曲江等政务大厅、创业街区和各银行网点投放70台自助办照一体机,做到自助办照服务区县全覆盖,助推工商登记服务迈进“人工智能”新时代。
事例一:
工商金牌“店小二”,贴心服务受赞扬
2018年2月7日中午,西安浙江瑞安商会常务副会长杨卓付赶到工商雁塔分局含光路工商所,因下午要赶飞机飞回浙江老家要求立即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含光路工商所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加班受理了杨卓付的办照手续。按规定杨卓付以前申办的两个多年未经营店铺的个体营业执照需要注销,但其营业执照正副本全部丢失需登报声明挂失,其中一个营业执照还需在另一个工商所注销。鉴于杨卓付回家过年的急切心情,含光路工商所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报社广告部协调登报挂失事宜,同时联系另一个工商所办理其中一个营业执照的注销事宜,历时仅有半个小时,让他能够及时赶上飞机回家过年。2月8日早晨,含光路工商所工作人员将刊登有挂失证明的报纸及注销证明通过微信发给了杨卓付,并且专门派人到另一个工商所帮助他办理了注销手续,让杨卓付非常感动!
为此,杨卓付专门向市委王永康书记写了一封感谢信,深情地写道:那一刻,远在浙江老家的我真切感受到了含光路工商所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把西安市王永康书记提出的行政效能革命、“最多跑一次”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小小的工商所窗口,向我们来西安创业、投资的外地人展示了工商“店小二”热情服务、贴心服务、精细服务的精神。
事例二:
工商专项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太平洋西北建设有限公司与太平洋丝路国际建设有限公司是经开区的两家重点项目企业,在7月12日参加经开区招商项目会时,需要急用营业执照。任务紧急,7月11日下午,工商经开分局登记人员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为了帮助企业及时能够参会,工商经开分局与时间赛跑,加快服务升级,采取果断措施,成立专项服务组,由名称登记窗口负责与国家局对接名称事宜,由帮办区负责网上登记申报。该企业在申请时已经是下午17:15分的下班时间,经开分局注册登记窗口与经发物业的帮办人员一同加紧办理,17:22分完成名称备案,17:25分完成网上申报,17:30分完成资料初审。初审时发现这两家公司提交资料有缺失,考虑到任务紧急,工商登记人员采取蓉缺受理的机制,先行受理,让这两家参会的企业能够顺利拿到招商资质,为重点项目招商参会赢得了时间。
企业在拿到营业执照后,对工商经开分局的服务表示感谢和敬意,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工商品牌服务,工商店小二步伐在前进,从不止步。
事例三
手把手、心贴心服务,让办事群众获得感倍增
“公司成立五年我去了这么多部门办事,你们这儿是最让我感动的,要我说,别说我了,就是九十岁的老太来你们这儿也能办照!”
8月29日上午8:55,一位老大爷就来到航空基地工商注册窗口,老大爷名叫丑汉朝,是西安求是航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经六十多岁了,这次过来需要办理企业扩资业务。
“早上好,办理注册资本变更业务可以在网上申报,您之前在网上操作过没?”
“没有,听着很难,这个好操作吗?”大爷有点担心的问。
“这个很简单的,这边坐。”说着,工商工作人员带着大爷到在线业务指导窗口,协助他从用户注册开始,直至确认提交,十分钟操作完网上变更申报的全流程。工作人员朱师傅当即为他审核通过。考虑到这家企业有一个投资人在外地,无法立刻签字,工作人员又贴心的帮助企业打印提交材料,现场指导大爷签字,用铅笔标注好其他投资人需要签字、盖章的地方,分门别类整理好,并叮嘱道:“蓝色的夹子是需要其他投资人签字的文件,您邮寄就邮寄这一份;红色的夹子是其他的文件,我已经给您按顺序整理好。另外,以防万一,我给您多打印了一份提交材料,您收好。”
大爷临走前就发出了上面的感慨,并留下了一份表扬信,上面写道:“工商航空分局办事效率之高、服务态度之热忱、服务之细致,让我万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