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被抛弃了吗?
2017/12/22 厉国刚 微观大道
头两天写过一篇博文《你有多久没有整理自己的数字账号和资源了?》,文中提到自己的新浪博客很久没有更新,连账号和密码一时间都想不起来了。
后来重新启用后,我一看,最近的一次更新是2015年3月9日,已经过去两三年时间了。
是不是别人与我也一样,我带着好奇,查看了新浪博客人气总关注度排行榜。
其中,新浪博客总关注度排行榜,前20位个人用户的最近一次更新时间如下:
1韩寒20170126;
2柴静20140501;
3徐静蕾20101112;
4杨澜20161213;
5马未都20171220;
6易中天20170512;
7文怡20171219;
8郑渊洁20140915;
9阿信20160720;
10苏岑20170825;
11七色地图20171214;
12郭敬明20111208;
13君之20171221;
14闾丘露薇20170114;
15李开复20171213;
16楚鹏20171220;
17杨幂20110720;
18郎咸平20170710;
19徐小明20171221;
20李银河20170424。
(以上数据截止2017年12月21日12时)
这个名单是新浪博客总关注度最高的20个人。
包括了影视明星、作家、学者、记者、经济学家等多种职业身份的人。
这些人中,最近一个月有过更新的有7位,占35%。
一年前停更的有7位,占35%。
其余的为6位,占30%。
总的来说,是一个三三三的现象,
三分之一还在正常使用;
三分之一可谓彻底抛弃,估计像我一样,都已经忘记账号和密码了;
三分之一基本上已经离开,偶尔出来冒个泡而已。
那么,他们去了哪里?
一是去了微博。
柴静貌似没有个人微博,一个名为“柴静看见”的微博已于20151231停更;
除此之外,虽然个别人更新的不是那么勤,但最近一个月内都有更新,在继续正常使用。
二是去了微信、微信群,不过没法搜索,不了解具体的活跃度和使用情况。
三是去了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之类的新平台。
就如占豪,过去也是新浪博客很有人气的一位股评家,但现在主要转向公众号了。估计其他新浪博客用户也有一部分去了公众号,但由于未必直接使用真实姓名,没有做具体调查。
博客与微博、微信的特点不一样。
博客虽然有粉丝关注,也可以留言互动,但更适用于长篇大论发表观点,读者可以不断翻阅、慢慢思考,是一种深阅读。
微博、微信,虽有长文章链接,但更擅长即时的互动交流、人际性强,是一种碎片化的,转瞬即逝的浅阅读。
并且,微博、微信,是更适合移动终端;
相对来说,博客主要是基于pc终端的。
那么,新浪博客现在主要有哪些用户在继续使用?
对此,可以看看新浪博客每周人气榜,具体如下:
1徐小明2,365,842;
2冯矿伟1,152,389;
3展锋1,083,107;
4淘氣天尊868,208;
5七色地图738,638;
6朱力芳442,980;
7空空道人389,628;
8刀锋374,779;
9範進入市275,362;
10建昆老师272,001。
(以上数据截止2017年12月21日23时)
这里有七位是股评人。其他的3位:七色地图,旅游;朱力芳,评论;建昆老师,英语培训。
再者,哪些博文最受人关注,可以看看每日博文总排行,具体如下:
1徐小明:趋势趋势是否被突破。徐小明12-21
2盘之感:魔咒日地狱之门或再次打开!盘之感12-21
3只剩一张牌可打。wu219812-21
4副院长“性侵”女生就怕流氓有文化?天涯海角客12-21
5雍正才是清朝历史上最强大的皇帝。起点文史12-21
6冯矿伟:一阳改三观的行情。冯矿伟12-21
7徐小明:周五操作策略。徐小明12-21
8【巴厘岛】美丽的断崖,猖狂的猴子。晓荷12-21
9盘之感:大盘“脸谱”为何变化无常?盘之感12-21
10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萧梦-12-20
(以上数据截止2017年12月21日23时)
其中6条是关于股市的;2条是关于清朝历史的;
1条是关于旅游的;1条是关于社会新闻的。
可见,新浪博客,股民们经常关注,通过阅读股评家每日股市的点评,用以指导自己的炒股;
此外,历史、人文类的信息也有较大比例,这类博文,需要长文章慢慢道来。
而旅游体验分享、社会新闻分析等,可长可短,博文是传播形式之一。
综上所述,新浪博客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持续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转而使用新的平台,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好多年。
还在新浪博客坚守的主要是一些股评家,历史学者等,但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同时也在使用其他平台,这个平台是其多个平台组合运营中的一个,重要性已在下降。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平台在不断转移。
微信公众号火起来后,头条号、企鹅号,百度号,大鱼号等纷纷出现,
但似乎也是一阵风,很快就会被新的平台取而代之。
不管是“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这都是一个快速成长、快速被淘汰的时代。
(作者:厉国刚。来源: 微观大道 weiguanda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