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湖城首刹——天宁寺


湖州老城区有很多街巷名称与寺院有关,如眠佛寺街、承天寺巷、慈感寺前、鸿禧寺巷等,这些地名都见证着历史上湖州佛教的兴盛。在府庙的西侧,有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天宁巷”,因其北端连接湖城曾经的佛教丛林首刹——天宁寺山门而得名。
天宁寺旧址在子城东北章后坊,全称为“天宁万寿禅寺”,本为陈武帝皇后章要儿故宅,永定年间(557—559)舍宅为寺,初名“龙兴寺”。唐神龙二年(707)改名“孝义寺”,唐中宗时又恢复“龙兴寺”。会昌法难时期曾经被废,但次年又被恢复。
唐朝真言宗盛行,在其影响下,许多大型寺院都树有陀罗尼经幢。而天宁寺最多时曾树有二十四座经幢,数量之多国内罕有。内容主要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顶首楞严经》等,并刻有供养人姓名、树幢时间等,为我们现代人研究唐代佛教历史提供珍贵的参考资料。
后唐长兴二年(931),吴越国武肃王钱镠改寺名为“大宁寺”,同时以其女出家为尼,任寺院住持,自此僧寺改为尼众道场近二百年。
直至北宋崇宁二年(1103),重新恢复为十方僧居禅刹,更名“崇宁万寿禅寺”,后又易名“天宁万寿禅寺”,原居尼众和“大宁寺”寺额一同迁至仪凤桥南福田院旧址。
南宋绍兴七年(1137),宋高宗为亡于金地的徽宗祈冥福,诏各州立“报恩光孝寺”一所,而湖州即以天宁寺应诏,寺额改为“报恩光孝禅寺”。南宋灭亡后,寺名又恢复为“天宁万寿禅寺”,自此未再更动。
天宁寺作为皇后故宅、王女出家之地,曾经规模宏巨,香火鼎盛,同时也观音菩萨显化之地。
宋代湖州城中有一张氏妇人,手臂患病三年,多方医治无效,苦不堪言。一日梦见一白衣女子对她说:“你的手臂患疾痛苦不堪,我也得了同样疾病。如果你能治好我的臂疾,我也可以治好你的病患,而且可以让你健康长寿。”张氏问她住处时,白衣女子答道:“天宁寺西廊。”
次日,张氏来到天宁寺,看见西廊供奉的观音大士像和梦中的白衣女子一模一样,而且这尊观音像的右手臂被坠木所伤,顿时感动涕零,在菩萨面前拜了又拜,随后请能工巧匠对观音像进行修复。没过多久,张氏的臂疾不治而愈。
这件灵验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此后百姓一有病苦困厄都来天宁寺向这尊观音像祈求保佑,感应事迹多不胜数。
由于前来朝拜的信众越来越多,而观音像所在西廊过于狭小简陋,当时的天宁寺方丈与其徒遂发愿募集净财新建观音殿。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观音殿终于建成,西廊观音圣像于殿中奉安。同时延请已致仕的前敷文阁直学士刘一止(号太简居士)撰写《报恩光孝禅寺新建观音殿记》,刻碑留念。惜碑石已佚,但碑文载于《吴兴金石记》和刘一止的《苕溪集》中,南宋洪迈编撰的《夷坚志·观音医臂》对此事也有叙述,但情节稍有出入。
天宁寺也与高僧龙象、文人墨客也颇具缘分。
南宋咸淳元年(1265),雪岩祖钦禅师辞去道场山挂牌之职,出任天宁寺方丈。拈香祝圣罢,提纲云:“伏虎岩前,骆驼桥畔,有一句子。去来不以象,动静不以心。直得囊藏大地,该抹古今。三世佛望风敛影,六代祖却步沉吟。钦上座,固是向文彩未彰以前,和声嚼碎,忍俊不禁。且听拂子点头,自许临风对月,流出胸襟。”击拂子云“四海五湖归至化,更看比屋是黄金!”自此,禅和云集,宗风大振。
随同雪岩和尚同来的还有他的侍者高峰原妙禅师,此时的高峰原妙正为不能悟道而苦恼。雪岩和尚对他说:“从今日去,也不要你学佛学法,也不要你穷古穷今。但只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才眠觉来,却抖擞精神,我者一觉,主人公毕竟在甚处安身立命?”高峰原妙于第二年冬天离开天宁寺入东天目龙须山苦修,历时六载终于见性开悟。
咸淳五年(1269),雪岩祖钦迁住江西仰山。又过了数十年,天宁寺又迎来了一位中兴方丈——独孤淳朋禅师。淳朋俗姓杨,浙江天台人,少时从虚舟普度禅师剃度出家,后嗣法于虎岩净伏禅师。他与赵孟頫是莫逆之交,在赵苦觅《定武兰亭序》拓本之时将自己珍藏的善本赠予,令赵莫名感动。
一次淳朋和尚请赵题写寺额,连写八次均不理想,后来赵无意中走进天宁寺厨房,见一大桌积满灰尘,随手拿起一块抹布在桌上写下“天宁万寿禅寺”六字,正欲抹去之时,被正好赶到的淳朋和尚拦下,并让人锯掉桌腿,直接将桌板加工成匾额挂于山门上,后又担心木匾朽坏,又将字迹刻在石碑上,以示永久保存,此碑被称为“九额碑”,碑上“天”字为赵孟頫平生所写最为得意,故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天”。淳朋被元朝皇帝封为“佛慧普觉大禅师”后,赵孟頫还为其题写“普觉堂”匾额,同样刻碑留存,成为书坛佳话。
淳朋于元延祐元年(1314)被任命为杭州灵隐寺方丈,在离开天宁寺前上堂云:“晃晃焉于色尘之内,而相不可覩;昭昭然于心目之间,而理不可分。古人垂示处,不妨明白;后人领解处,多是颟顸。天宁今日矢上加尖去也。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将高升一步说成“矢(屎)上加尖”,体现了禅宗的诙谐活泼。
天宁寺的兴盛持续到清末,但在天平天国起义的战火中被毁,虽然之后有所恢复,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在民国初年的庙产兴学浪潮中天宁寺被改建为省立中学,从此香火不再。解放后又成为为湖州师范专科学校(即后来的湖州师范学院)的校舍,如今寺院痕迹已完全湮灭。唯有其残存的陀罗尼经幢、殿宇柱础以及赵孟頫题写的“天宁万寿禅寺”和丢失“堂”字的“普觉”两块巨碑尚保存在湖城铁佛寺中,供后人追忆往昔的庄严道场。

现在又好像有学校重新恢复为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