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邪恶想法的人,请自觉接受专职办理各类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曾静音律师的洗礼吧!
曾静音律师将受贿罪的解读分为四种
受贿罪的既遂,受贿罪的既遂与贪污罪的既遂有比较相似的地方,例如,别人送给你的财物,你实现了对这笔财物的控制,那受贿罪就已经既遂,之后的处理行为,属于受贿罪既遂之后的事后行为。
案例:
邮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a某在收发邮件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资金,但a某没有按照规定入账上并交资金,账外资金慢慢累积就成为了a某私人的小金库,被存放在a某的办公室里,但a某一直担心东窗事发,所以每天都过得非常不安心,想把这些钱还回去,因为之前没有入账,所以没有地方还,a某干脆把这笔资金捐给红十字会,去帮助应该去帮组的人,这下a某心里踏实了,觉得事情没有问题,后来,因为别的事情公司发现了这笔账外资金的存在,根据法律规定,a某依然以贪污罪来认定。
曾静音律师分析:a某已经实现了对财务的控制,钱从邮政或者公司的账上拿走,账上反映不出钱的去向,a某虽然没有拿回家,但是也只有a某自己知晓财物,贪污罪已经既遂,至于这笔钱a某怎么花,那也只能算既遂之后的处置行为,不影响认定。
新的司法解释里明确规定有一条,基于受贿的故意收取他人的财物,不管之后怎么对这笔财物进行处置,都不影响受贿罪的认定,只不过财物的去向可以作为量刑情节,在量刑的时候加以考虑。
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理解,根据现有的司法解释,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理解已经非常宽泛。
1第一,法律认为,无论牟取利益的合法性与非法性,都不能成为排除“为他人谋取利益”牟利认定的依据,所以牟取的利益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都不影响法律的判定;
2第二,包括承诺、实施、实现,只要在这任何一个阶段行为,属于“为他人谋取利益”;
3第三,已知他人有企图事项,而收受他人财物,属于“为他人谋取利益”;
4第四,在履职的时候没被请托,但在事后收授他人财物,属于“为他人谋取利益”;
5第五,对于感情投资型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级,或者行政管理级的被管理人的财物,只要数额超过3万,可能影响到职权行驶,属于“为他人谋取利益”。
受贿的变异形式,通过赌博、交易、委托理财、合办公司等各种受贿形式是层出不穷,法律的相关司法解释是,对于变异的受贿只要符合法定的情形,一旦认定实质处于权钱交易,以受贿罪论处。
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分主要取决于受贿的主体是谁,国家工作人员就是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就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但在实践当中,存在国有控股、持股、参股的公司,这些公司人员应该分为两类,第一类国有公司的主体委派到公司里的管理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另一种是从社会招聘到公司的管理人员属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所以同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因为权力的来源渠道不同,在法律上评价身份也不一样。
(一)《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二)《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三)受贿罪的处罚
《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三百八十三条
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受贿数额处罚。
想继续听曾静音律师讲商业贿赂刑事的风险防控律师实务吗?请在点睛网点击收看,以下是课程内容。
曾静音,点睛网高级讲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就职于北京市某人民检察院,担任公诉处副处长,专职办理各类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案件,曾获“北京市十佳公诉人”称号。从事律师工作以来,主要业务领域为刑事案件辩护及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参与办理多起在省市、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致力于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工作。
刑事案件辩护:e租宝集资诈骗案、多位局级领导干部受贿案、上海市建国以来最大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等;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联想集团、华为公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江苏核电集团、北汽福田公司、用友集团等。
专业著作:《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之高管刑事防范》、《贪污贿赂犯罪辩护流程与办案技巧》等。
商业贿赂对企业的危害极大,高管可能因为企业的商业贿赂而面临牢狱之灾,公司可能因为员工违规而背负罚款和其他损失(比如进出口资质降级、无法参与政府采购、融资受阻、取消行政审批和营业执照等)。而公司要避免商业贿赂,需要有效、严密而系统的合规机制,既要防范员工违反公司规定收受、给予商业贿赂,也要防止公司因为对于商业贿赂错误的理解,而实行貌似合理却涉嫌商业贿赂的商业行为。
本系列课程中,曾静音律师将就商业贿赂的现状、各国治理商业贿赂的经验、商业贿赂犯罪基础知识、重点罪名以及风险防范应对几方面进行分析讲解,她的课程论据充足,观点明确,独到,是企业高管、法务人员的必听课程。1
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之商业贿赂概述
第一讲 商业贿赂现状
第二讲 各国治理商业贿赂的经验
第三讲 商业贿赂犯罪基础知识2
商业贿赂之重点罪名解析及刑事风险防控
第一讲 重点罪名解析
第二讲 商业贿赂刑事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