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节,黄冈市江岸名都小区的居民过得可比以前从容多了。以前每年过节,都要全家上阵到各大超市进行疯狂的采购,月饼、酒水等应节礼品贵且不说,光是拖回家也够一家老小忙得不可开交的。今年可就不一样了,居民们只要在网上下个单子,送给谁往哪儿送什么时间送到,都由一家电商企业给解决了,甚至连祝福的贺卡也有人代劳,省去了不少居民奔波之苦,赢得赞声一片。
这家名为“青藤电商”的企业的两位负责人都是这家小区的居民,这家电商企业“媒体+电商”模式的许多发起者和参与者也都住在一起,大家平时都在一个社区微信群里交流,这家小区也俨然成为了这家本地电商企业在黄州城区的一个重要的客户聚集地。青藤电商与邻居们最初的缘份,仅仅是受委托从各定制基地带一些水果和蔬菜回来,伴随着口碑的提升,逐渐发展到米、油、肉等生活必需品。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总结,青藤电商最终决定将江岸名都小区做为生鲜直配到社区的重点试点,希望通过对这个小区运营模式的总结和提炼,打造一个普遍适用于黄州城区同类居民小区的社区电商样板出来。
管焱是小区内一家小超市的负责人,她被小区的邻居们亲切的称为“市长”,她经营的小超市现在成了青藤电商在小区内的商品分发中心。头一天晚上或当天早上,邻居们都会在青藤电商的电商平台上下单,一般当天晚上或第二天中午,由青藤直配的各种有机蔬菜、时令水果、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就到了小区,“市长”管焱就会在小区群里喊一声,看到消息的业主们就会自己来小超市领走,先到的还会给同楼栋的邻居们捎带一程。青藤电商专门为小区开辟了绿色通道,原本交由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商品改为直接配送,从田间地头到小区全程直达不走弯路。售后服务也开通了直通车,经常“一言不合”就接受退款退货,直到让居民们满意为止。青藤电商还创造性的针对小区用户开发了“乡味团”系统,同样的一件商品,拉几个邻居一起买跟自己单独买,价格上有很大的让利,这也让小区的客户们养成了抱团采购的习惯,大大提高了青藤电商的用户基数和销量。
同住在小区的青藤电商的负责人吴秋华特别注意与小区业主们的互动。由于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为了提升邻居们的信任度和体验满意度,吴秋华经常与大家进行交流。江岸名都属于高档社区,居民素质普遍较高,入住业主大部分属于中产阶层,均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历,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对商品有较高的辨识能力。基于这些因素,吴秋华专门召集团队商量,为小区业主们定制了一套“社区+直配”的服务体系,以有机类生鲜食品为切入点,辅以时令水果,渐渐形成了一个以城市居民住宅小区为圆心的高端生活朋友圈。现在小区许多居民都是青藤的用户,大家已经习惯了在打开手机或电脑,网上下单小超市拿货的生活节奏。有的居民直接在青藤平台订购了全年的套餐,由青藤电商定期配送;也有许多不擅网上购物的居民,经常委托青藤电商代为采购,小超市也顺势开通了快递代收代发、网货代购的业务,一个连接小区各个家庭的电商小气候正在形成。
为了保障直配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吴秋华和她的团队们会主动邀请小区的邻居们利用周末的时间一起去基地采风、体验,近距离与农场和农作物进行接触。小区居民蒋燕就曾经多次跟着青藤电商的工作人员一起到各基地去抽检,亲身体验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全过程。每次从基地回来,或者是有新产品出来的时候,吴秋华就会专门给小区单独留一份,通过管焱所在的小超市进行分发,让居民们免费体验,听取意见。小区居民陈华就是青藤有机蔬菜的铁杆粉丝,在他看来,青藤电商的社区直配模式,除了解决了配送时效、用户体验等问题,最关键是通过开放和定制基地,能真正让人买得放心,吃得放心。这个月,青藤电商还专门在团风县王家山定制了一个基地,为小区的邻居们开辟了一块专区,居民们全年要吃的禽、蛋、肉、菜都由专人种养管理,菜地全部划成小块供大家众筹,现在大家喜欢吃什么就种什么,双休日小长假大家还有了新去处了。
黄冈市电商协会秘书长、青藤电商创始人郝诗光一直致力于同城电商研究,在他看来区域性电商几乎所有的消费终端都集中在城市社区,得社区者能得天下。他曾经风趣地告诫自己的团队,连自己所在的小区都搞不定的话,再在其他社区搞电商就是耍流氓。本地优质的农产品既要有走出去闯世界的胸怀,也应该有就地销售的底气。安居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波也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江岸名都小区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一个电子商务示范社区,青藤电商的社区电商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成长空间,这套植根于城市居民的模式有人气、接地气,非常适合在黄州城区同类小区复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