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特产丨河曲酸饭


河曲酸饭
在河曲,不论城里或乡下,家家锅台上都摆放着一个加盖的浆米罐。不要小看这个不出奇的小罐子,它可是河曲人家的宝贝。浆米罐内所盛之米,就是得天独厚的河曲糜米。河曲多风沙,又干旱,大红糜子却在这儿非常适应。这种糜子,通过推碾,去掉糠皮,变成糜米。每晚间,淘米后放入浆米罐内,次日清晨做成粥或捞饭,即是河曲人最可口的早餐。
说起河曲酸饭,还有个故事。汉代高祖时,河曲地处边陲,经常遭受匈奴人的骚扰。一年夏天,匈奴又人侵,百姓闻讯,拖儿带女落荒逃生。待匈奴抢掠平息后,已时过几日,百姓相继归来,发现逃荒前所淘的糜米依然泡在盆内,只是变得泡沫四溢, 气味稍酸,倒了十分可惜,于是有人就把它当成捞饭吃了,感觉淳香清冽,食欲大振。 经常食用,可帮助消化,健康少病。从此,酸饭成了河曲的典型民间主食,一直延续下来。有人说,河曲女人皮肤白嫩,就是因为常吃酸饭的缘故。
来源:大美忻州
编辑:周宏宇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通过微信回复,我们将及时回应或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本地特产
山药酸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