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石年先生(1900—1961),湖南大庸县(今张家界市)人,1924年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曾任陕西省榆林县、神木县县长。精于书法、金石和考古研究。自幼随父侯昌铨在武陵(今常德)读书,192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跟着谭延闿,后来又作了邵力子先生的秘书。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总干事,1937年任陕西省政府秘书,先后任郿县、醴县、旬邑、榆林、神木等县县长。侯石年虽然不会做官,但在艺术上却是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在学生时代就酷爱书法和雕刻艺术,平时治印非常认真,印文刻好后,经名师指点后稍不如意,即磨去另刻;他写草书、雕刻执刀、吃饭拿筷子都用左手,左手腕力极大,与别人扳手腕,较量扁担劲,从未败北,这都是治印中锻炼出来的。他能写楷书,草书.篆字,隶书四体书法,草书尤为秀丽;各种字体都能篆刻,用左手操刀,纯用反力向上推,起刀自毛笔的落笔处,收刀是毛笔的起笔处,刀法娴熟,结构和章法苍劲超逸,隽秀美观,给人以妍媚之感。他能刻钟鼎文、蝌蚪文、铁线文、大篆、小篆文,享有民国时期名篆刻家的盛誉。他刻的边款,神似魏体,清俊秀美,受到书画名家齐白石、于右任、谭廷闿的器重。抗战后到了重庆,作为当时国民党的立法委员,1949年国军撤离时,他把家人送到了台湾,作两手打算,由于他错误的估计了以后形势的发展,而没有去台湾,只身留在了大陆。虽然作为中共的统战对象,但日子不好过,还是可以想象的。《大庸文史资料》第四辑(历史人物续辑)第59页,有一篇关于侯石年先生的记载,标题是《金石家侯石年》,成都的苏园先生是否认识重庆搞篆刻的侯老.恳请侯先生之后人、故旧后裔、知情者,但能给我等一简要信息,我等当专程拜访
侯石年先生在神木任职期间,了解到神木有位已故书法家王雪樵,在民政局长张伯英、教育局长杨和春引荐下,拜访了雪樵遗孀弱子,亲见先生遗墨精品,并以仁义之为,收藏了先生大量遗墨。
我姓侯,我家的家谱我小时候见过,现在已不见了,如果有的话一定能查出来,
只要是名人后代总会查到的,不是的也冒充不了,因为遗传物质Y不同的,而Y只能存在于男性后代,所以说不生儿就绝代了是科学的。。。
会长:又有什么好玩意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