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越剧票友邹焕良,一段韵味深长的《状元打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这是昨天在杭州市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上的一幕。生动的越剧表演,加上越剧衍生品、嵊州黄泽戏曲服装制作技艺以及嵊州泥塑,充分展示了嵊州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特色。
据了解,浙江省非遗博览会共吸引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近400位非遗传承人、相关从业人员携280个非遗项目(衍生品牌)的作品、产品、衍生品参加展示、展演、展销、研讨及竞技(赛)等活动。今年的非遗博览会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主题,以非遗生活化、生产性保护与生态区整体保护为策展主线。因此,这次绍兴的项目,全部是以组团的方式参展。除了嵊州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绍兴参展的还有越文化生态保护区。
自2008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公布了10个省级非遗生态保护区试点,其中绍兴占两席。越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体现绍兴的民俗风情,此次参展挑选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6个项目:石桥营造技艺、绍兴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嵊州竹编、圆木制作技艺、绍兴祝福以及与祝福相关的剪纸。
事实上,绍兴的不少非遗项目都极具生命力。圆木制作技艺的绍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茹园儿,昨天在现场婉拒了不少订单。“订单太多了,根本做不过来。纯手工的产品,产量上不去。”他说,他制作的一只子孙桶,可以卖到四五千元,依然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在非遗博览会的另一个展馆——浙江省非遗生产性基地成果展上,绍兴有7个项目参展。他们分别是: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绍兴铜雕、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绍兴酱油传统酿制技艺、传统砖瓦制作技艺和绍兴花雕制作工艺。
“非遗生产性基地,主要是指一些生产性的企业。整个绍兴市,总共有11个项目14家省级非遗生产性基地。”绍兴市非遗中心副主任俞斌告诉记者。
绍兴花雕制作工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王文俊在展览现场进行了活态展示。“你看,这坛‘撸起袖子加油干’里装的是2.5L二十年陈绍兴黄酒,它装在这个纯手工制作的花雕酒坛里,身价陡升,这是非遗文化创造的价值。”王文俊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他设计制作出了这款紧跟时代步伐的作品后,至今已经销售了2000多坛。
新昌县天工坊砖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传统砖瓦制作技艺传承人俞秋红,也在生产与传承中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前砖雕主要用于建筑外部的装饰,比如文物维修、寺院、道观等宗教场所,但现在它慢慢地进入家庭,比如私人的四合院,家庭住房装修,价格则是从一平方米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绍兴这次参展的项目,地方特色明显,非遗种类多,展出效果非常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王其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都一兵也深有同感,他认为,绍兴的这些非遗项目,极易融入生活,老百姓看了容易产生共鸣。
不是非遗产品普通的水泥钢筋一平方都可以卖个一万多还需要排队,一只子孙桶还是非遗产品只卖几千实在是有污祖先智慧。
我是来看4,5千的子孙桶的,你却配了张花雕的土
不是说要打造文化一线城市吗?怎么这种展会不在一线大城市绍兴举办?
你懂什么,这不是路还没修好么!
现在只要有市场,价格随便写
炒作最可怕,有些东西落到最终人的手里就赔大了
有价无市
哪个瞎句来买
一个木马桶四五千
有钱人真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