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新的营销平台,他们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词踹客,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试用网。
那个试用网做得挺好的,还得到过很多媒体的报道。
但是,他们一直不赚钱。
后来,那个试用网卖掉了。
我再打开他们网址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不在了。
虽然他们最终也没有做成功,但是他们的模式值得我们思考。
他们的模式是这样的:
1. 先联系诸多品牌方,找他们索要小样(试用品),以供网友申请了试用;
2. 他们在他们的试用网上面发布信息,让网友填表申请试用品。这个信息会吸引大量的网友来填表申请,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广告效应;
3. 他们通过申请者填写的信息,精选出该品牌的潜在消费者,然后寄给他样品;
4. 潜在消费者试用过后,可以写试用报告,反馈给网站;
5. 品牌方可以登录试用网获取试客的反馈信息,也可以进一步向他们促销;
上面是基本的流程。
这个生意的逻辑是:
品牌方、产品方通过免费提供产品小样给试用网,让试用网赠送给潜在的目标消费者,换取广告效应、潜在消费者的名单,以及潜在消费者的反馈信息。
那这个试用网怎么赚钱呢?
他们是想找品牌方要钱,因为试用网等于帮他们在做营销推广。
但是,品牌方不太愿意多付钱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免费提供了大量的样品给试用网,这已经是一笔开支了。
所以,这条路一直不通。
------------
踹客的模式大致类似,只不过,他们是移动互联网产品,在以往pc互联网试用网站平台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
但是,我依然不太看好诸多类似的试用营销平台。
为什么呢?
他们的模式用这句话可以大致概括:百人获奖,万人围观。
因为提供的奖品(免费赠送出去的样品)有限,所以,只能让一小部分人获得试用机会,大部分人只有围观凑热闹的份。
如果大部分人长期申请不到试用品,他们就会失望,就会离去。
那么平台的广告价值就会下降。
另外,一小部分如果明白了成功申请到试用品的游戏规则(即冒充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填写虚构的个人信息,比如高收入、职业等等,欺骗平台,骗取试用品),就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男性用户申请化妆品、护肤品的情况。这样的话,大量的试用品就会错误地送给非潜在消费者。
毕竟,从以往大量的微博免费派送试用品的活动来看,大量的试用品都被爱贪便宜的人领走了。
再另外,用试用品换取的广告效应究竟是否划算,这是需要认真计算一下的。
最简单的是算一下千人传播成本,即让一千个人看到广告所产生的费用。
如果没有了大量围观的人,那么千人传播成本就比较高,这就有必要和其它的营销方式比较一下了,看哪种营销方式性价比更高。
比如,免费赠送试用品这种方式,大可以和团购这种方式来比较一下。
商家在发起团购的时候,很多时候,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营销。
参与团购的人也许只有500人,但是看到团购信息的人也许有50000人,这也会产生很大的广告价值。而且,团购,很多时候还可以赚钱。
既可以赚钱,还可以做广告,所以,团购如果策划得好,比免费派发试用品效果要好。
------------
其实,站在商家的角度来看的话,要找到精准的目标消费者,并免费提供试用品给他们,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和试用平台合作。这也是个问题。
比如,一个卖芒果的商家,可以找到一个卖猕猴桃的商家合作,让他们帮忙把一部分芒果免费赠送给他们的消费者,让他们试用……
这样的异业合作就可以起到精准派发试用品的效果了,根本不用到试用平台上面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