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名人堂之七】花丛人阳自碧:从农民娃到开国少将


出生于1918年的开国少将阳自碧将军,恩阳区花丛镇人,现居成都。从一个农民娃到普通战士再到开国将军,阳自碧把一生都交给了祖国,历经了残酷的战争和血雨腥风的岁月。阳自碧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70年任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11月12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专门研究过阳自碧将军事迹、去年刚拜访过他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张崇鱼,听他讲述老将军的军旅生涯。
军旅生涯:从农民娃到开国将军
阳自碧,191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现巴中市恩阳区花丛镇)。父亲阳大才,是个粗通文字的老实农民。全家8人,阳自碧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很受宠爱。7岁时,父母就送他到村里小学读书。12岁小学毕业后,他在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如放牛、割草、打柴等。1933年夏天,红四方面军解放了阳自碧的家乡,同年8月他参加了红军。初在川陕省少年先锋队指挥部作识字排长,1934年春调到通江城区少先队大队部作文书,不久又调任游击队文书,同年8月加入共青团。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后,游击队编入红33军独立团,阳自碧被分配给团长当警卫员。不久,该团在旺苍县文柜子崖阻击军阀刘湘部队的战斗中,团长负伤牺牲,他即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通信连当传令兵,主要负责押运粮食物资。因白天敌机不断轰炸、扫射,运粮只有在夜间进行。一次,他和班长押运粮食,在中坝到北川县之间一个小镇的店里睡午觉时,敌机投弹的爆炸声把他们惊醒了,睁眼一看满屋浓烟。幸亏炸弹威力小,运粮队没有伤亡。
抗日战争时期,阳自碧任译电员,副科长,中央办公厅机要秘书。解放战争时期,任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华北军区机要处长。参加了平津战役。建国后,任北京军区机要处长,总参机要局副局长兼国防科委51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安享晚年:百岁高龄仍情系家乡
“老将军虽然已经百岁高龄,言语不便,但身体很好,一见到我们,就询问老家的情况。”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张崇鱼告诉记者,去年他专程去成都拜访了阳自碧老将军,老将军精神矍铄,身体健康,晚年幸福。阳自碧老将军告诉他,他平时喜欢看书、下棋、散步,在家基本每天都会和邻居聊天。“每当谈及战争岁月中那些逝去的战友,老将军总会滔滔不绝,情到深处,潸然泪下。”张崇鱼说,老将军给他回忆,长征的时候,特别艰苦,有时战友今天还在同路,明天就不知道哪儿去了,后来才知道牺牲了。
张崇鱼告诉老将军巴中现在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十分便捷,欢迎他回家看看。阳自碧老将军听后十分高兴,尽管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他也希望能够回老家看看。(本报记者 严波)
■人物名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阳自碧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股长、副科长,中共中央机要科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科长,冀热辽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副处长,华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第一副局长,1961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60年任国防部国防科委第五十一研究所副所长、1964年任所长,1970年任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向家乡的老将军致敬!

花丛 有这样子的人物不得了哦。

向老将军致敬

向老将军点赞